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万元大奖邀你讲述四川故事
  • ·参赛作品征集通道开启
  • ·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言会:深挖文化融合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生长点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嘉宾观点

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言会:深挖文化融合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生长点

  “大赛将极大激发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源源不断地培养出讲好故事的青年人才。”11月17日,在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四川分站赛暨2023“文脉双流”文化创意短视频拍摄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言会教授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不断发掘文化融合的多样素材、讲述文化融合故事,是未来持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生长点。”
  在胡言会看来,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从两方面发力:首先着力讲好中外、东西文化融合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不是中国单边向外输出中国的文化价值等,反之亦然,也不是外国人单向“看”中国文化,而是要讲述中外和中西文化的深层融合故事,在展现文化融合故事中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同时着力讲述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故事,挖掘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言会谈到,四川文化源远流长,能讲给全世界的好故事不计其数,其中民族“三交”故事必不可少。
  “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恰恰是一滴水见太阳,将极大赋予‘讲好中国故事’深刻内涵。四川乃至中国西部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大家都以不同形式努力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梦而奋斗,这里蕴含着丰富的呈现民族‘三交’(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我们未来应当持续挖掘,深度讲述中国故事的精彩内容。”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芮雯

在中国留学的喀麦隆小伙奕晓龙:将继续尝试短视频创作 讲好中国故事

  “很荣幸参加此次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11月17日,作为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四川分站赛暨2023“文脉双流”文化创意短视频拍摄活动启动仪式的嘉宾,27岁的喀麦隆小伙奕晓龙表示,“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倡议,这几年他看到中国和全世界都在打交道,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2016年,奕晓龙通过了喀麦隆举办的汉语水平考试,之后来到浙江师范大学就读。作为语言生,他在一年后拿到了结业证。2017年,奕晓龙就读于浙江农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其间他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此后,他又考入西南民族大学攻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在奕晓龙看来,讲好中国故事不局限在四川,中国各地都可以通过这种平台讲述中国故事。在2022年“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中,奕晓龙和团队一起共创的作品《汉字缘》获得了特等奖。
  奕晓龙表示,四川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省份,他的很多创作灵感都源自四川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我去过中国很多城市,但成都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城市,这里的天气、美食还有文化,我都特别喜欢。”
  “最近一直在准备毕业论文,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还会尝试创作短视频,讲述我在中国的故事。”奕晓龙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邹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