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0 天下-
A10天下
  • ·2024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四次飞行任务
  • ·“文学正是那只天真的孩童之眼”
  • ·乌拉圭总统拉卡列将访华
  • ·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将访华
  • ·一轮寒潮天气将影响我国
  • ·失而复得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文学正是那只天真的孩童之眼”

“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浙江乌镇举行

  11月19日晚,“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浙江乌镇举行。图为获奖作品的编辑与5位获奖作家共同亮相。 主办方供图

  文学之夜,星光璀璨。11月19日晚,“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浙江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盛典现场,金色大门缓缓打开,杨志军(《雪山大地》)、乔叶(《宝水》)、刘亮程(《本巴》)、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东西(《回响》)五位获奖作家先后登台领奖,并分享了他们的创作历程和获奖心得。

五位作家特别感言

  杨志军的《雪山大地》,追求大地般的重量和雪山般的质感,在对山川、生灵、草木一往情深的凝望和咏叹中,以理想之光照亮生命。杨志军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雪山大地》是从对青藏高原的苍茫记忆中抽取而出的,希望通过这部作品,用父辈的荣光唤醒我们的理想,用拓荒者的篝火映亮今天的夜空,用历史的脚印延伸时代的步伐。写作者的精神纬度无比重要,他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乔叶的《宝水》,在创造新生活的实践和人的精神成长中,映照出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为乡土写作打开了新的空间。乔叶在领奖时表示,作家和时代的关系,就是浪花和大海、庄稼和土地的关系,“弱水三千,取一瓢饮,这一瓢水必然是时代的成分”。生活现场的力量更是巨大的,能够修改成见,也能够赋予新见,写作者只有深入到生活内部,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刘亮程的《本巴》向《江格尔》致敬,融史诗、童话、寓言为一体,在咏唱与讲述的交响中展现恢宏绚烂的诗性境界。在刘亮程看来,文学就是做梦的艺术,以梦和虚构之力护爱这个世界的真实。小说中的哈日王,长着一只大人的世故之眼、一只孩童的天真之眼,而文学正是那只天真的孩童之眼,“这个世界即使被大人看过无数遍,也永远需要用孩子的天真之眼再看一遍。”
  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回顾了一段近百年前的隐秘历史,寄寓着对江山与人民的挚爱和忠诚,为革命历史题材写作展开了新的向度。孙甘露谈到,《千里江山图》的故事发生在1933年,也正是在那一年,茅盾在上海出版了长篇小说《子夜》。《千里江山图》所讲述的关于理想和牺牲,也关于秘密和情感、遗忘和记忆,那些为理想付出生命的人,值得被后人永久铭记。
  东西的《回响》,在社会与家庭双线并进的结构中抽丝剥茧,呈现出人心与人性的复杂缠绕。东西在获奖感言中说,写作就像煲汤,需要用文火慢慢熬制,其中包含着历练、命运以及因命运刺激而形成的思想。“当我打开自己,与人物感同身受的时候,我就会在心灵里找到现实,在罪里找到罚,在逃避里找到责任,在猜疑中找到信任,在内疚中找到爱。”

致敬编辑心心相印

  除颁奖环节外,盛典还设置了“致敬编辑心心相印”特别环节,邀请《雪山大地》编辑姬小琴,《宝水》编辑韩敬群,《本巴》编辑管小榕,《千里江山图》编辑李伟长、江晔,《回响》编辑刘稚与五位获奖作家共同上台,在镌刻有获奖书名、获奖作者、编辑姓名的书型装置上留下金色手印,以此感谢各位“幕后英雄”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也致敬所有“隐身”在优秀作品背后的文学编辑。
  本次盛典将文学颁奖典礼与舞台表演相结合,以优质出彩的歌舞节目,串联起各个环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写故事的人》《灯火里的中国》、童声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舞蹈《碇步桥》等节目,尽呈文艺之风采,令人印象深刻。现场播放了五则获奖作家的视频短片,以影像的方式展现作家形象,探寻他们文学创作的精神密码。盛典还将庄重典雅的大型文学颁奖典礼与多形式、多渠道的平台直播充分融合,面向全社会展示新时代文学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最大程度吸引并拥抱广大读者,让文学进一步破圈跨界传播。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根据茅盾先生遗愿设立,旨在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繁荣发展。从2000年到2008年,茅盾文学奖曾连续三届在乌镇颁奖。光阴荏苒,时隔15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重回茅盾先生故里颁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每4年评选一次。自1981年创立至今,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共评出53部获奖作品,在繁荣长篇小说创作、树立当代文学经典、体现时代文艺高度、推动文学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从2022年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开始,中国作协全力打造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四大奖项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盛典”,以隆重典雅、形态丰富、传播力强的大型文学主题盛会,表彰具有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文学奖项,力求把“中国文学盛典”打造成新时代文学发展的闪亮名片,向文学致敬、向作家致敬、向时代与读者致敬,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学力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浙江乌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