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会客厅-
A12会客厅
  • ·银河快递乐队:想给更多人派递治愈音乐
  • ·黄妍:香港也有“文青”歌手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黄妍:香港也有“文青”歌手

歌手黄妍

  

□胡广欣
  都说香港乐坛商业氛围浓重,这里却不时诞生出跳脱于商业序列之外的好歌手。
  香港唱作歌手黄妍时常被贴上“文青”标签。她的音乐作品列表如同文艺青年的“通关密码”——如果遇到一个看见《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7月24日大道》和《两个月亮》这些歌名时会心一笑的人,你大概知道那会是同类。
  黄妍爱从文学和电影中汲取灵感。今年,她推出的概念专辑《4891》就是受村上春树小说《1Q84》启发而成。近日,黄妍接受了记者采访。关于如何在香港做一个“不商业”的歌手、文学如何影响着她的创作,她都一一分享。
  《4891》中,文学的影子随处可见。专辑名称是村上春树小说《1Q84》的倒转,黄妍和词人王乐仪以《1Q84》为灵感,写出了《两个月亮》,这首歌也成为了整张专辑的起点。
  此后,她们有意识地从文学中寻找意象,一张以文学为主题的概念专辑逐渐成形。《4891》藏了许多密码:《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歌唱》来自泰戈尔著名诗句“世界以痛吻我,却要我报之以歌”,《7月24日大道》与日本作家吉田修一的小说同名,《心的全部》则是一本香港诗集的名字。
  说到村上春树,黄妍兴致高涨:“村上春树的作品总是花大量笔墨去铺陈气氛,你必须跟着他的文字走,走进他的世界,才能读懂他想表达什么。对我来说,《海边的卡夫卡》很震撼,给我带来很强的情感冲击,仿佛经历了一次成长。”
  她对阅读的兴趣也渐渐影响了歌迷:“我还挺有成就感的,起码现在大部分人都看了《1Q84》。粉丝们不时会跟我交流最近看了什么书和电影,也有人送书籍给我当礼物。很高兴有更多人重拾了阅读的习惯。”
  论音乐风格和气质,黄妍与观众印象中的“港味”相距颇远。她坦言自己受台湾流行乐坛的影响更大:最初因为周杰伦而学习吉他,如今视魏如萱为音乐榜样。“她的声音非常特别,会跟随不同的曲风而改变。同时,她很会写歌,风格很多样。”
  出道五年,黄妍也逐渐跳脱出“小清新”的桎梏,从摇滚风格的《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到迷幻的《两个月亮》,黄妍逐渐能驾驭更多不一样的曲风。“我跟不同音乐人合作,打开了更多可能性。才发现原来面对不一样的主题,我自然就会做出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图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