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深读-
A13深读
  • ·南开大学教授分享叶嘉莹的“锦江诗意”
  • ·一部关于女性命运的长河小说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一生最耽工部句,今朝真到锦江滨”

南开大学教授分享叶嘉莹的“锦江诗意”

张静、周东(右)合影。

《掬水月在手》同名图书。

张静教授在分享。

  叶嘉莹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古典诗词学者、教育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对诗词艺术的热爱而闻名。11月25日下午,一场名为“品锦江读书会——叶嘉莹的锦江诗意”的文化活动在成都方所举行。活动由周东主持,结合诗歌吟诵、圆桌论坛、视频播放、感悟分享和互动环节,多维度呈现诗意之成都。活动以叶嘉莹为轴心,讲述她的“传与承”——叶嘉莹作为杜甫诗文的桥梁,将古典诗词传承给现代,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叶嘉莹钟爱杜诗曾多次来成都

  随着孩子们对杜甫《成都府》的吟诵,活动拉开序幕。在率先举行的分享环节,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教授做了主题为“诗歌与个体生命的文脉传承”的演讲。李教授特别分享了叶嘉莹先生解读古典诗词时特别善于“兴发感动”的独到之处,“这种兴发感动是以深厚的国学根底和对西方文论资源的熟悉为基础而展开的。”
  接下来的论坛环节,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掬水月在手》联合制片人张静教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原馆长、《杜甫研究学刊》副主编、成都文史馆馆员周维扬,《掬水月在手》联合制片人、《征行有诗》总策划及总制片人徐薇进行了分享。
  叶嘉莹先生钟爱杜甫诗歌,曾多次来成都,在杜甫草堂和锦江畔,她曾写下“一生最耽工部句,今朝真到锦江滨”,表达她第一次来到成都的感受。
  大家围绕杜甫诗歌在当代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滋润作用,谈到了叶嘉莹先生对杜诗的热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动而又深刻的解读,她与成都的渊源,尤其是1981年叶嘉莹先生来到杜甫草堂时的往事细节。在四川大学任教多年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缪钺先生,曾在杜甫草堂与叶嘉莹先生有过一段凝结深厚诗文情谊的佳话。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两位先生还合作撰写了《灵谿词说》及其续编《词学古今谈》,成为两部兼具词史论述、词体研究与词作评赏的词学专著。
  作为跟随叶嘉莹先生多年的学生,张静教授特别谈到古典诗词对叶嘉莹先生的重要意义,“她多次说过,古典诗词是把她从人生苦难中拯救出来的巨大力量。”这次来到成都,张静教授还特别提到杜甫与成都非一般的关系,“在成都的杜甫所写的不少诗,不是常见的沉郁顿挫风格,而是带着喜悦和希望。”接着她具体分析了杜甫在成都所写的《绝句》这首诗里表现出的活泼欢快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中蕴含的“洁净高远”的精神内涵。

诗歌与影像结合传播诗词文化

  活动现场,播放了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征行有诗》片段。2020年,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影院公映。该片记录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的传奇人生,将其个人生命与千年中国古典诗词交织在一起,讲述她在诗词长河中如何追寻生命价值,导演将叙事、述志与写意融为一体,以诗境表现叶嘉莹的一生及其精神世界,该片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
  2023年11月15日,微纪录系列影片《征行有诗》上线。这是继叶嘉莹先生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之后,使用诗歌与影像结合的方式传播中华诗教的又一诗学影像实践。影片中,叶嘉莹的学生张静以经典诗词为话引,与片中人物共同完成一次关于自我生命的探索。该系列共计8部影片,分别记录了8组素人在大邑的真实生活,其中既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故事,亦有关于新移居创业青年的历练;既讲述了身处异乡结伴而行的女性情谊,亦描绘了运动爱好者们的生活乐趣……
  《征行有诗》源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图片由东周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