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要闻-
A6要闻
  • ·后备厢集市还火吗?成都“地摊青年”的选择与改变
  • ·招标公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后备厢集市还火吗?成都“地摊青年”的选择与改变

天气渐凉,三色路夜市进入了淡季。

顾客在买咖啡。

阿杰的改装车。

  夜幕之下,一排排汽车整齐地排列着,后备厢被打开,商品堆满其中——这是去年夏季夜晚在成都街角最常见的一幕,年轻人将其称作下班之后的精神栖息之地,一些人也将其看作是自己的一次创业。同样的情形,在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也频繁出现过,作为城市夜经济的表现之一,它已经被不少城市看作激发城市生机活力、促进年轻人就业的一种新方式。
  时隔一年,成都的后备厢集市还火吗?12月4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几位“地摊青年”,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选择与改变。

变化
“冷清了,但我依然选择留在这里”

  “感觉三色路已经没有以前火爆的样子了,星星寥寥的顾客,烟火气也没有了。”一周前,热衷于夜生活的成都青年乐乐在社交平台发布了自己去三色路的感受。
  她记忆中的三色路还停留在去年夏季,那是一个热闹又时髦的“社交场”,有年轻有趣的“摊主”,有玩滑板的爱好者,还有五颜六色的后备厢摊位,但现在这样的场景几乎已经看不见了。
  和乐乐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在三色路继续摆摊的阿丘。阿丘从事地摊经济快一年了,每天晚上7点过,他都会开着那辆面包车来到固定的摊位,开始一天中的第二份职业。“我只卖牛肉泡面,小份20元,大份28元,生意好的时候可以卖100多份,淡季的话一天10多份。”
  阿丘的隔壁是做烤奶的摊主,一份牛奶加上红枣、玫瑰等配料倒入陶罐,用文火熬制,10分钟不到,一份奶香十足的烤奶就制作好了。烤奶摊主名叫素素,与阿丘相比,她“进圈”的时间更久。“和最初的三色路比起来,现在确实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人流量也被其他夜市分走了一些,但我依然选择留在这里。”素素说。
  晚上9点过,可能是冬季的缘故,记者看到大约1公里的三色路上零零散散地开着几家店,略显冷清。“地摊经济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机遇,但因门槛太低、商户太多而出现品质下降,所以顾客慢慢减少了。”素素说,这条路上最多的时候有超过200家商家营业,确实存在环境噪音污染、车辆违停等问题,去年11月就被周边的市民投诉了,后来相关部门介入管理。
  “眼下进入冬季就是淡季了,但熬过3个月后,天气变暖,也许人就多了。”素素笑着说。

选择
“我们是走出夜市的那一批人”

  一些商家选择留在夜市,还有一些人选择了离开。
  阿杰从事咖啡工作有十余年了,他是最初一批选择离开夜市的人。说起后备厢集市,阿杰向记者展示了他那台卖咖啡的小汽车。2021年9月,阿杰开始接触后备厢集市,用他的话来说,“只需要一辆车,改装一下就可以去摆摊了。”
  2021年10月,阿杰花1万元从二手车市场淘了一辆面包车,“那时候后备厢集市在成都刚刚兴起,啥也不懂,把车子开到修理厂让师傅按照方案改装了,前前后后加上车内的咖啡机等所有的设备,总共花了20万元左右。”
  后来入门了,阿杰才知道改装门路深得很,自己那辆车改装费多花了好几万元的冤枉钱。“其实改装一辆汽车用来摆摊,费用从2万元到几十万元都是有可能的,全凭商家需求,门外汉就容易被烧(花冤枉钱)。”
  阿杰和朋友去过三色路、北湖公园等地方摆摊,“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赚3万多元,改装的钱半年多就回本了,但后来商户变多了,车从100多辆增加到了300多辆,‘味道’也变了。”阿杰解释了他提到的“味道”:“有些活动人多摊位费就涨了,一开始是160元一天,最夸张的时候摊位费涨到500元一天,甚至还要收400-1000元不等的摊位押金费,很多商家不得不将商品提价,自然就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意。”
  他还提到了另一个原因,“门槛太低,有可能进入这行的人在家里从来不做饭,但却开着车在夜市摆摊,一边在网络上学习厨艺,一边把食物卖给消费者,味道不好,后备厢集市的口碑就变了。我做了十多年的咖啡师,真的看不下去了。”
  “我们是走出夜市的那一批人。”阿杰说,2022年他和朋友组建了一个后备厢俱乐部,从一开始的20多辆车发展到现在的50多辆,“有和我一样做咖啡的,也有做快餐、酒水的,这些人本身就从事着相关的工作。”
  俱乐部组建起来之后,阿杰也从后备厢摊主变成了俱乐部经纪人。“俱乐部相当于是一个公司,主要参加商业活动,加入进来的商家车辆都归属到公司名下,我们会按照活动方的需求来调配车辆。”阿杰透露,从去年3月到今年,他的俱乐部一共接了160多场商业活动,一场活动一部车的收入在2000元到5000元不等。

坚持
“来年春天新的机遇也许会来”

  后备厢集市能否长久发展,政府的支持尤为关键。早在2020年3月,成都就率先提出“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临街店铺临时越门经营,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
  尽管有政策扶持,但困境依然存在。门外汉都觉得这行赚钱,事实上,也有一部分人仍然处于亏本状态。
  渊渊在成都龙泉驿经营着一家户外摄影基地。今年3月他和朋友合伙改装了一辆小货车加入阿杰的俱乐部,售卖甜品。不出摊的时间,那辆绿色的小货车就停放在摄影基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这辆车改装费用一共花了10万元,从今年4月开始断断续续地出摊,目前还亏损了5万元。”渊渊调侃自己是错过了风口的人,但他并没有放弃,“我打算明年找个固定的摊位出摊,再试试。”
  做后备厢集市的第三年,阿杰看到了行业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人离开,但也有新人加入。今年在成都参与后备厢集市的商家明显增加了,车应该已经超过1000辆了。”
  眼下,阿杰的俱乐部也遇到了瓶颈期。他说,年底活动变少了,大部分人都在吃老本,“12月活动都还没开张,当初那群想逃离‘朝九晚五’的人都无事可做。”
  经历了爆火和爆冷之后,如今阿杰显得更冷静了,他说自己依然会坚持在这个行业,“还有3个月春天就到了,新的机遇也许会随之而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