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我们常说,影像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性格和风格,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拍出什么样的影像。反之亦然,影像作品也可以投射出你内心世界和价值观。”12月6日,参与执导过纪录片《本草中华2》《美丽中国·自然》《影匠》《可怜春半不还家》等作品的导演鲍曼华,在母校成都大学建校45周年之际,做客“后大运 新跨越”校友沙龙校庆活动,通过线上讲座的形式,分享纪录片创作历程。
鲍曼华以《影像是一扇窗:我的科普纪录片创作之路》为题,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分享纪录片创作的理念和方法。她表示:“调研是纪录片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讲座中,鲍曼华还以自己创作《可怜春半不还家》的调研经历为例,提出调研决定了创作者作品内的人物、场景、叙事内容,以至于关联到整个影片创作的预算、人员、设备和排期。
鲍曼华坦言:“在调研和故事最终呈现之间,会有一个不断扣分的过程。因为调研到的东西可能是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者即将发生的。有些东西你拍不到,有些东西你拍到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环境又发生了变化。当你介入被拍摄对象的生活,其实属于他们的故事早就开始了,甚至是结束了。所以我们要在调研和呈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鲍曼华承认,纪录片不等于真实,“拍摄纪录片的动机始于你有了真诚表达的这一刻。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故事?为什么选择这个人物?都由导演主观来判断。当实地去调研、勘景的时候,是带着立场去现场的。”但完成纪录片调研,却是每个导演成长的重要时刻。“在这一过程里,预设的偏见被打破、修正;当深入实地去勘景,便有了观点和立场,这时纪录片的故事才算真正开始。”
作为用影像讲故事的人,鲍曼华希望用作品来传递正能量:“我们的工作就是利用影像来传递社会的各种信息,更需要特别关注那些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关注那些真正为我们广大民众服务的人,关注那些能够为国家和民族带来希望的事物。”
在讲座过程中,鲍曼华还展示了自己参与拍摄的部分纪录片的场记进度、剧本批注、剪辑台本、分镜朱批等原稿。互动环节,鲍曼华也与线上师生围绕如何寻找纪录片拍摄切口、纪录片和虚构类叙事片叙事剪辑思路构建、短视频新媒体趋势下的商业化纪录片、如何杜绝纪录片摆拍痕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荀超实习生莫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