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行走中的名人大讲堂”走进乐至
蔡少波现场讲解“川剧与诗”。孙小红摄
乐至县是一个有诗有川剧的地方。当川剧遇上诗,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2月21日,“行走中的名人大讲堂”走进乐至县。在这个有诗有川剧的地方,国家一级演员、导演,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蔡少波以《川剧与诗——试谈川剧与唐诗宋词》为题,通过现场讲述并演绎川剧的方式,生动解读川剧与诗。
蔡少波是川剧名家,自小出生在梨园世家的他,已有48年的舞台实践和从艺经历,演绎了川剧《落下闳》《夕照祁山》《马前泼水》等众多经典作品。
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川剧,和诗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对此,蔡少波认为,川剧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探究川剧与诗的关系,首先得从戏曲与诗说起。他说,事实上,戏曲本身就是一种诗的艺术,是一种有声诗,“戏曲文本的源头就在古诗、词和民间说唱文学。”
蔡少波表示,从川剧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与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最大的联系,就在于剧本与唱词。“川剧的唱词和诗词歌赋一样讲究韵,也就是常说的‘合辙押韵’。”但在川剧唱词的表现形式里,还要保留戏曲的艺术特性,它的结构、词汇、表达方式等,要绝对“戏曲化”,将抒情和叙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戏剧文本,对于戏剧舞台是非常重要的。你的文本唱词写得好,这个剧就立住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蔡少波认为,川剧与诗是互相影响、互相成就的关系。
川剧与诗,除了唱词文本有着紧密联系外,随着时代和川剧的发展,二者的联系还在延续与扩大。“近年来,一大批川剧剧作家以川剧的形式去演绎、表达诗词名人的生平故事,创作出了众多经典作品。”蔡少波列举道,如展现李白生平的大型川剧《诗酒长安》《诗酒太白》及折子戏《醉写沉香》,演绎苏东坡一生的大型新编历史川剧《梦回东坡》,讲述明代文学家杨慎的新编历史剧《青山依旧在》,还有表现初唐诗人陈子昂、汉代才女卓文君的川剧剧目《陈子昂》《卓文君》……
“用川剧的形式去呈现川籍诗人,并展现给川人,亲切亲民,是新时期川剧与诗的双向奔赴和有益探索。”蔡少波说,川剧与诗,目前不仅限于川剧“演”诗人,还有用川剧来“唱”诗。他说,诗歌最早创作出来,不是用来读和念的,而是用来吟唱的。因此,将川剧戏歌和唐诗宋词结合起来,让川剧戏歌里既有传统的文化元素,又有现代的歌曲元素,并具有浓郁的巴蜀风格和四川文化特色,动听的同时也更能感动人的心灵。
“如《蜀相》《静夜思》《春夜喜雨》《定风波》《梅花绝句》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用川剧戏歌来演绎,更能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朗朗上口。”蔡少波说,两者结合,不仅能让大家在川剧中感悟中华优秀古典文化,也能在一句句诗词的唱念中感悟到川剧独特的魅力。
蔡少波说,如今,川剧与诗的联系,不再只是诗意的唱词剧本,诗与诗人更是川剧创作的重要题材与素材,川剧也是诗歌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的重要形式。“川剧与诗,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深入认识川剧与诗,对传承发展川剧与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