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图据成都发布
2023年12月28日,解读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召开。图据成都发布
2023年12月23日,“成都市都市工业产业地图”在2023 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上发布。图据成都发布
2023年12月27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和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从2023年12月28日召开的解读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会议从不同阶段描绘了成都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美好前景,提出“2025年底,营商环境智慧化服务体系总体形成”“到2027年,培育集体经济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村100个”“到2035年,基本建成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等具体目标。
成都如何重点推进以上两项工作?有何现存问题与优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接受记者采访予以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在2023年12月28日解读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上,成都提出“2025年底,营商环境智慧化服务体系总体形成”“到2027年,培育集体经济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村100个”“到2035年,基本建成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等具体目标,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有科学指导意义、又有激励促进作用,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制定了清晰可及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两项工作的推进实际是高质量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集大成的一种表达。”汤继强认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即是解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问题,从而实现新型城乡关系全面重塑的高质量发展。此次成都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并结合实际情况从7个融合入手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这些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若干国家战略叠加的背景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推进工作。
同时,在他看来,“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是通过技术进步精准服务经营主体和市场需求,将绿色化和数字化深度融合,为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汤继强指出,依托智慧蓉城建设,数字经济也能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大量本土建圈强链的成果都可以很好地应用展示,从而让超大城市的治理更加有水平、更加有温度、更加有厚度,也倒逼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最终让成都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的大家庭里显得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和有幸福的质感,把成都的特质和成都的味道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补齐城乡短板差距、推动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成都正在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转型发展需求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汤继强说,“城乡融合不是把农村当问题,把城市当答案,成都是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首提地,所以成都推进的城乡融合一定要有特点,也一定会与众不同。”
成都有何不同?汤继强给出的答案是“良好的生态本底”。
“东部沿海各大省成功案例不胜枚举,但成都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物理空间、气候条件、自然禀赋、文化积淀是中国其他地区都罕有的,也是独一份最珍贵的城乡融合的最好本底。”他对此表示十足的自信,“成都的城乡融合一定要向高标准看齐,随着成都的中心城区路网与全域路网的逐步完善,农村和城市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成都应当朝着全域景区化、全域公园城市的目标奋进。”
汤继强解释全域景区化的意思是公园城市的景区化表达,成都正在积极推进的“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既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公园城市建设、“三城三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真实体现。
目标如何实现?2023年12月27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从推进规划融合联动、功能融合提质、产业融合共兴、人才融合互动、文化融合发展、创新融合赋能、治理融合聚力等七个方面作出安排。
“成都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关系相互交织、较为复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能简单地‘就城论城、就乡言乡’,也不能粗暴地‘搞一窝蜂、撒胡椒面’。”中共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曾明友表示,成都推动超大城市转型发展,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和处理城乡关系,既要积极作为、又要大胆探索、更要守住底线,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汤继强对以上观点表示赞同,同时强调应当在超大城市的现代治理背景下,探索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多规合一和全域景区化。“不能就乡说乡,就城说城,不要城乡用两个标准两个模式两个赛道,成都要在这个方面敢于创新,勇于突破。”
“成都GDP已超2万亿,经营主体规模已增至387万户,四川经济的增速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2023年复杂外部条件的影响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成都要继续保持竞争力和发展优势,就必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汤继强说。
在2023年12月28日举行的解读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向彬称,成都市委研究决定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以数字化改革驱动政府审批服务流程再造、规则重塑、方式变革,着力破解痛点堵点难点,实现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
汤继强看到,近年来,成都坚持把“智慧蓉城”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支撑,在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公共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也为营商环境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过去的企业找政策,到现在的政策送上门,这就是智慧蓉城的一系列具体举措内容。”他以2023年12月23日成都发布的“成都市都市工业产业地图”为例,该地图集成了成都市“5+2”区域产业社区、特色街巷、专业楼宇等载体地理位置、建设情况,以及发展方向、重点企业、功能平台等,帮助投资者迅速判断该区域的生态优势、投资价值。此外,通过产业地图还能看到成都全市标准厂房的基本情况,让投资者迅速知晓何处有承载地、项目何时能落地等信息。
“精准对接企业的需求,及时解决甚至提前预判企业遇到的问题,这是智慧蓉城建设直接带来的高效益。”汤继强表示,随着未来技术的不断升级赋能,让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路,服务精准性、便捷性以及城市的韧性将会不断增强,从而增加本市的人才和产业的黏合性,才能持续保持成都在产业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