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特别报道-
A5特别报道
  • ·新年,我们有很好的期盼
  • ·从梓潼出发 打造“翠云廊大蜀道”大品牌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省人大代表、梓潼县县长黄建:

从梓潼出发 打造“翠云廊大蜀道”大品牌

省人大代表、梓潼县县长黄建 王祥龙 摄

  梓潼,因“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自古有“五谷皆宜之乡,林蚕丰茂之里”的美称。梓潼,也因“两弹城”而闻名,但少有人知道,它还是闻名遐迩的翠云廊起点。
  1月22日,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省长黄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坚持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梓潼县将怎样抓好落实,如何建设具有梓潼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月24日,省人大代表、梓潼县县长黄建做客封面会客厅,畅谈梓潼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个千年,一种精神”

  记者:梓潼不仅有“两弹城”之称,还是翠云廊的起点,能否简单介绍下梓潼?
  黄建:梓潼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千年,一种精神”。第一,梓潼是千年古县,从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置县,2309年来县名都没变过。第二,梓潼有延续千年的文脉。俗话说“北孔子、南文昌”,七曲山大庙被誉为“文昌祖庭”,是中华文昌文化的发祥地。现存有元、明、清三代殿堂阁楼23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誉之为“古建筑博物馆”。
  第三,梓潼拥有千年古柏,在演武镇有棵“古柏王”,树围5.3米,4个人伸开手臂才能合抱,树高29米,树龄达2300多年,是迄今发现的蜀道上树龄最大的古柏。此外,梓潼有古树名木11950株,其中古柏11835株,是全国最大的纯古柏林。
  第四,梓潼还有传承千年的美食。梓潼酥饼、梓潼片粉、梓潼镶碗被誉为“美食三绝”,尤其汉代时梓潼人就开始制作酥饼,并流传下“金樽美酒香酥饼,相如弹琴醉文君”的千古佳话一。
  一种精神就是“两弹一星”精神。梓潼境内的“两弹城”,是我国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邓稼先、王淦昌等老一辈科学家曾在这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加快打造翠云廊大蜀道

  记者:文旅是当下一个热点,你这次的建议与此有关?
  黄建:2023年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首站便来到翠云廊,并作出“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重要指示。
  我们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蜀道翠云廊梓潼段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决议》《古柏资源离任审计交接管理办法》,成立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委员会、四川梓潼翠云廊历史文化研究院等机构。
  我这次提交了《关于支持翠云廊大蜀道提升改造,打造翠云廊大蜀道旅游品牌的建议》,一是加快打造翠云廊大蜀道旅游大品牌。建议省委省政府成立翠云廊大蜀道保护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整合绵阳、广元、南充等地和省级部门力量,着力将“翠云廊大蜀道”打造成为与“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齐名的旅游品牌。二是建议省级层面在七曲山大庙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给予支持,不断增强翠云廊大蜀道的吸引力。三是全面提升翠云廊大蜀道沿线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的开发。

四个加快贡献“梓潼力量”

  记者:梓潼是全省典型的“丘区县”,如何建成“四川丘区经济强县”,为绵阳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更多的“梓潼力量”?
  黄建:我们一直坚持跳出梓潼看梓潼、跳出绵阳看梓潼,主动在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定位、谋发展,努力推动梓潼各项工作争先进位、突围崛起。“梓潼力量”需在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生态绿色农产品供给地。梓潼是全国产油大县、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发展生态绿色农业有基础、有优势。我们将继续用好“文昌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助力梓潼农产品走出四川、供给全国。
  二是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目的地。我们将创建省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推动七曲山创建5A级景区、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创建国字号博物馆,积极打造翠云廊、大蜀道旅游品牌。
  三是加快建设四川丘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地。梓潼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健康食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链条较为完善。我们将努力打造健康食品百亿产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四是加快建设绵阳高品质幸福美好生活宜居地。我们将提速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真正让梓潼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宜居之城。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王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