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特别报道-
A7特别报道
  • ·中华诗词道路有待继起者不断拓展
  • ·只要人心不死古典诗词就不会灭亡
  • ·叶嘉莹与成都的诗缘 40多年前结缘于杜甫草堂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诗词教育大家叶嘉莹:

中华诗词道路有待继起者不断拓展

受访者供图

叶嘉莹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内。受访者供图

上世纪70年代,叶嘉莹在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受访者供图

  2015年10月17日,迦陵学舍落成典礼在南开大学举行,享誉海内外的诗词教育大家、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也由此正式定居南开园。该学舍以叶嘉莹先生的号定名,是一座四合院式的中式书院,集教学、科研、藏书、居住于一体,并开辟文史资料藏室,专门陈列叶嘉莹先生带回的大量宝贵文史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在中国的诗词中,确实存在一条绵延不已、感发之生命的长流。”叶嘉莹希望,一定要有青少年不断加入,“来一同沐泳和享受这条活泼的生命之流”,“才能使这条生命之流永不枯竭”。“一个人的道路总有走完的一日,但作为中华文化之珍贵宝藏的诗词道路,正有待于继起者不断开发和拓展。至于我,只不过是在这条道路上,曾经辛勤劳动过的一个渺小的工作者而已。”她说。
  

弱德不是弱者
乃有仁者之爱

  
  曾有人问叶嘉莹,传统文化对她一生有何影响?她首先提到《论语》。这是她幼年开蒙之书,之后一生对其营养涵咏不尽,受益良多。比如《论语》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意思是厚责自己,薄责别人。
  一生坎坷、与诗词为伴的叶嘉莹,将自己的感悟总结为“弱德之美”,即在逆境之中仍然坚守的定力。她强调,“弱德之美”不是叫你软弱,而是说你在无论多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要持守自己的原则,尽到自己的责任,不与别人争抢。“我一生不是很顺利,所以我觉得我有‘弱德’,但我并不是一个弱者。”她说。
  叶嘉莹提倡的“弱德”,也可以从她解读陶渊明的诗所说的一段话中得到阐释,“世界上,有的人是勇于进的,可是有些人是勇于退的。勇于退的人不是说他没有进过,只是他进的时候碰到一些挫折,认识到周围的环境无法改变,于是就失去了不顾一切向前冲的’进’的精神和勇气。陶渊明正是由进不得才转成‘退’的。更值得注意的是陶渊明有一种关爱。虽然隐居在乡下,但对于国家、人民、世界和整个人世,他都有一种关爱。所以你看他的诗里面写了他对和他不相干的人,如田夫野老、儿童稚子的感情,那真是天性使然,并不是说因为他们是我的亲人我才爱他的……陶渊明的诗里包含了一份仁者的爱心和对宇宙万物的关怀。”
  

知老之已至
急于想把体会传给年轻人

  叶嘉莹对诗词的评说和赏析,既不同于一般学者从知识学问方面所作的纯学术研究,也不同于一般文士将古人作品演化为一篇美丽的散文所作的纯美铺叙。她的古典文学修养深厚,对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也很熟悉,能看到西方文论和中国古典文学相互连通的地方,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分析。做研究仅仅投入感性和激情是不够的,还要有敏锐的头脑和理性的分析。这正是叶先生不同寻常的地方。她既有对诗歌的热情,还有细读文本的敏锐和详尽分析的严谨。她会从西方文论与中国诗学去谈李商隐的诗的诠释与接受。叶先生提到她在美国哈佛大学远东学系讲课,在墙上看到一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她很认同,世界的文化、文明、新旧能够相生相长,相互切磋,相互观摩。虽然不同地方的历史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生而为人,基本的感情有很多还是相同的。”
  以叶嘉莹的聪颖勤奋,她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专注在书斋里写专著、论文、著作的学者。但她却花费很大精力,去促进诗词与现代社会日常、普通人的链接。在《我的诗词道路》的前言中,她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来剖析自己的心路:“在创作的道路上,我未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诗人,在研究的道路上,我也未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学者,那是因为我在这两条道路上,都未能做出全心的投入。至于在教学的道路上,我纵然也未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教师,但我却确实为教学的工作投注了大部分的生命。”
  曾有朋友给叶嘉莹开玩笑,说她“好为人师”,并且“不知老之已至”。“其实他们殊不知,我正是由于自知老之已至,才如此急于想把自己所得于古诗词的一些宝贵体会传给年轻人。”对此,在《迦陵杂文集》中,叶嘉莹坦露心声给予回应。
  叶嘉莹曾在《诗馨篇》的序中写道:“在中国的诗词中,确实存在一条绵延不已的、感发之生命的长流。”她希望,一定要有青少年不断加入,“来一同沐泳和享受这条活泼的生命之流”,“才能使这条生命之流永不枯竭”。“一个人的道路总有走完的一日,但作为中华文化之珍贵宝藏的诗词道路,正有待于继起者的不断开发和拓展。至于我,只不过是在这条道路上,曾经辛勤劳动过的一个渺小的工作者而已。”她说。
  

在谈诗论词中
书生也可实现报国之志

  投注生命带来的,是生命的鸣和。作为一个师者,叶嘉莹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桃李满天下。在江南大学人文学院任教的黄晓丹是叶嘉莹的博士生。在文章《春日忆迦陵师》中,黄晓丹写道:“叶先生影响了我的人生,使我选择了古典文学专业。但在网络还不发达的2001年,我甚至不能确定叶先生是否与我同在一个时代,更不论身处何方。后来在南开大学,我认识了很多被叶先生的讲座打动而立志学词的同学。我想,我们都是在先生身上看到了人生的可能——通过全然投身于古典文学,服从它的训诫,接受它的磨砺,从而躲避时光的衰朽,抵御尘世的侵袭。当我们在台下仰望,先生身上体现出的从容、有力、清明和优雅,足以使我们相信,跟随先生,就不会在人生的风雨飘摇中失去方向。”
  2023年8月,第五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浙江金华举行。叶嘉莹向大赛发来视频祝贺。她说:“诗可以使人心不死。我虽已是将近百岁的老人,仍愿用很诚恳的心,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赞赏,希望年轻人能培养出对人类宇宙万物的关心,彼此之间感动交流,互相亲爱、关心的一种感情。”
  有人问过叶先生,如何看待人类开发机器智能去写诗?“先生认为,如果掌握一个技术手段去作诗,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要作诗。重要的是,人要培养自己有一颗活泼的诗心,以及对诗的鉴别能力。”叶先生嫡系弟子、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文学院教授张静说。
  叶嘉莹晚年向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捐款3568万元,曾引发一些人的关注。张静记得老师的回答,“叶先生的回答大意就是说,人世间有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母子关系、父子关系,这些都是上天定的,无法改变。但还有一些关系往往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寻才缔结的,比如师生之间薪火承传的关系。在叶先生看来,因着共同的理想和追寻才走到一起的师生关系,是超越骨肉亲情的。正如迦陵学舍的迦陵讲堂内,叶先生的一句联语——‘师弟因缘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叶先生还说,作为一介书生,我们如何报效自己的祖国?她认为,一介书生在谈诗论词中,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吴德玉 荀超 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