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5 人文历史-
A15 人文历史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A15人文历史
  •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龙年杂说龙传说

《墨龙图》南宋陈容 图据广东省博物馆

玉龙新石器时代后期图据中国国家博物馆

  

□刘永加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龙年将至,龙又有哪些故事和传说呢?在十二生肖动物中,龙是最与众不同的,因为它只存在于人们的传说中,却又如此生动神奇。其实,龙是国人通过想象,加上几千年的演变,塑造出的一种动物。所以,在龙的身上有着许多不同的故事。

龙未升天曰蟠龙

  从古到今,没有人见过龙。龙是什么样子,只能在画里找形象。古代有“马首蛇尾”的说法,古人按照马头的样子来画龙头,按照蛇尾巴的样子来画龙尾。北宋初年,画家董羽对当时流行的画龙技法作了总结,提出了“三停九似说”。三停分别是自首至项、自项至腹、自腹至尾,九似分别是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而南宋的罗愿在其《尔雅翼》中归纳龙的“九似”则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些总结,将龙的各个重要部位的形貌特征都形象生动化了。
  除了画家的笔下,我们还可以到古籍中去寻找龙的模样。许多古籍中都提到过不同类型的龙,《广雅》载:“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方言》也说:“龙未升天曰蟠龙。”
  传说蛟龙是一种有鳞的龙,它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跃天空,能够发洪水。宋《墨客挥犀》说它:“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述异志》记述应龙说:“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传说中虬龙是一种有角的龙,《楚辞·天问》有:“焉有虬龙,负熊以游?”螭龙是无角的龙,《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出土的战国玉佩上则有龙螭合体的雕刻图案。
  蛰伏在地尚未升天的龙则被称为蟠龙,它是呈盘曲环绕状。出现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往往盘绕在柱上或被装饰在梁上、天花板上。此外,龙种类还有虺、夔等。

传说龙能变大变小

  据传说,龙是变化莫测的神奇动物,这在古代文献中有较多记载。
  宋道士方悫在解释四灵神性时曾指出:“龙能变化”。那么,龙怎样变化呢?《管子·水地》中的记载:“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为蚕蝎,欲大则藏于天下;欲尚(上)则凌乎云气,欲下则入乎深泉。变化五日,上下无时,谓之神。”就是说,龙可以变得同蚕和蝎子一般小,而变大的时候,则是无边无际的。
  汉代《说文》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时言:“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晋刘琬《神龙赋》说:“大哉,龙之为德!变化屈伸,隐则黄泉,出则升云。”晋傅玄《龙铭》也说:“丽哉神龙,诞应阳精。潜京九渊,飞跃天庭。屈伸从时,变化无形。偃伏于泥,上菱太清。”《集异志》是唐代志怪小说,此书中记载,龙在缩小时能够像琴弦那样细,真是小到了极致。
  北宋王安石《龙赋》描述的更生动:“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唯不可见,所以莫知其向;唯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
  显然古人眼中的龙能大能小,能伸能屈,能合能散,能弱能强,变化莫测。这岂不是无所不能吗?龙有如此气魄,如此能力,怎能不让人心生敬畏?
  龙还有个大本领,就是能够带人升天,《庄子·逍遥游》载:“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易经·乾卦》也说:“时乘六龙以御天。”该书还有“飞龙在天”“云从龙”等说法。《管子》等先秦典籍也有类似说法。可见,龙在古代典籍中是有飞升本领的,而且可以带那些功德圆满的人一起升天。
  秦汉以后,人们对龙这种飞升能力记载更加具体,《史记·卦禅书》中有黄帝骑龙上天的传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这个记载是说,人们是可以借助龙飞升上天。唐代志怪小说《集异志》载,龙可以借助“电闪雷鸣,破天而去。升则起于天空,隐则介乎无形。”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在神话小说《封神榜》中,神童哪吒大战龙王三太子敖丙,最后把敖丙打死了,并且抽筋剥皮,激怒了龙王敖广,大怒道:“吾儿乃兴云布雨,滋生万物之正神,何得被杀?”
  敖广是传说中的东海龙王。古代凡是有水的地方,不论是江河湖海,还是池井潭渊,都有各自的龙王。佛教经典《大云请雨经》上说,共有一百八十五位龙王,都是兴云致雨之神。
  在《西游记》中则记载了四海龙王:东海,沧宁德王敖广;南海,赤安洪圣济王敖闰;西海,素清润王敖钦;北海,浣旬泽王敖顺。
  宋徽宗时期,赵佶更是亲自给天下五龙神封了王位。大观二年(1108年)十月,宋徽宗下诏:“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神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黑龙神封灵泽王。”龙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由此更加稳固了。
  被哪吒打死的敖丙,是东海龙王敖广的三太子,说明敖广的儿子很多。民间有“龙生九子”的说法,且龙之九子各有各的个性。
  清代高士奇的《天禄识余·龙种》载:“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钮也;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蚣蝮,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环;八曰金猊,形似狮,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铺。”

商汤做土龙祈雨

  俗话说“虎能生风,龙能唤雨”。自古以来,龙就被认为是司雨之神。已经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有:“其乍(作)龙于凡田,又(有)雨。”《山海经·大荒东经》也载:“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则更加明确了龙的职能是“兴云布雨”,其中第九回说,泾河龙王接到玉帝圣旨,上写道:“敕八河总,驱雷掣电行,明朝施雨泽,兼济长安城。”
  由于龙是影响云雨的神,而降雨是否充沛则关乎农业收成和百姓生活,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有向龙祈雨的习俗,以解除旱情,风调雨顺。向龙祈雨的最早记载在商代,据《淮南子·地形训》载:“土龙致雨”,东汉高诱注释说:“汤遭旱,作土龙以像龙,云从龙,故致雨也。”但是这个记载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商汤为啥要做土龙来祈雨呢?
  《山海经·大荒东经》揭开了这个谜:应龙本来是天上兴云布雨的神,后来它答应帮助黄帝攻打蚩尤和夸父,以水为武器,将蚩尤和夸父都打败了,但它因此用尽了神力,再也升不了天,于是天下大旱。后来,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即用土做成应龙的形状,以此来祈雨。而最先做土龙祈雨的就是商汤,可见商汤是用土龙祈雨的鼻祖。
  向龙求雨的习俗发展到汉代更加完备,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中详细记载了汉代向龙求雨的习俗,其中写道:“春旱求雨……以甲乙日为大苍龙一,长八丈,居中央,为小龙七,各长四丈,于东方皆东向,其间相去八尺。小童八人,皆斋三日,服青衣而舞之;田啬夫亦斋三日,服青衣而立之。”这个记载说,当时求雨也会做成土龙,夏天是以丙丁日作赤龙,秋天是以庚辛日为句龙,冬天是以壬癸日作黑龙。
  后来又出现了画龙求雨的方法。据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载:“唐开元中,关辅大旱,京师阙雨尤甚。亟命大臣遍祷于山泽间无感应。上于龙池新办一殿,因召少府监冯绍正,令四壁各画一龙。绍正乃于西壁画素龙,奇状蜿蜒,如欲振跃,绘事未半,若风云随笔而生。上及从官于壁下观之,鳞甲皆湿。设色未终,有白气若帘庑间出,入于池中,波涌涛汹,雷电随起,侍御数百人皆见白龙自波际乘云气而上,俄顷阴云四布,风雨暴作,不终日,而甘露遍于畿。”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画龙求雨的习俗。
  到了宋代,龙掌管河泽云雨的职责更加明确,在民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被宋徽宗皇帝正式册封为王之后,龙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兴云布雨”的正神,人们对龙更加崇拜了。明清时,各地更是建设了大批龙王庙,人们前往烧香拜龙,祈求风雨,往往人满为患。不仅普通百姓常向龙王祈雨,皇家也不例外,北京颐和园南湖岛上就有一座龙王庙,清嘉庆帝和慈禧太后都曾在这里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