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四川-
A7四川
  • ·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成都如何前进有“数”?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力争成都大数据产业规模提升至1100亿元

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成都如何前进有“数”?

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现场。曹鹏摄

成都智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供图

成都超算中心。图据中建西南院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态势正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带来了两个目标: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大力培育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规模分别提升 至 900 亿 元 、1100亿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如何抓住风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城市思考的深刻命题。

优势
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雄厚
成都在全国首创算力券

  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大力培育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要发展数字经济,成都是否具备产业“沃土”?答案是肯定的。
  从发展内核看,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具备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据悉,成都是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投运超算和智算双中心的城市,也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八大枢纽节点之一。
  数据显示,成都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616亿元,产业综合实力全国第6,产业增速全国第一。2023年上半年,成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573.02亿元,同比增速为32.16%;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424亿元,同比增速为36.9%。
  此外,当前,工业互联网已经向成都先进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延伸扩展,成都正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赋能成都发展新动能。
  具体来看,近年来,成都陆续出台《成都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等顶层规划。同时,成都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要突破1500亿元,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数量达到100个以上,打造产业能级处在全国第一梯队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开启人工智能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还在全国首创算力券,正在推动算力向公众开放。据悉,算力券是成都市政府针对算力资源消费免费发放的权益凭证,是成都市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使用算力的创新举措,旨在降低算力使用门槛、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解决算力匹配难应用少等痛点问题。
  2024年度的算力券申领工作于1月2日开启,年度发放算力券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主要目的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医疗、能源、金融、传媒等成都优势产业方向的深度应用,打造一系列AI+行业的示范性应用场景,提升城市人工智能产业影响力。

难点
人工智能在产业端应用不足
对核心技术人才吸引力较弱

  “目前,我省人工智能发展一个共同的不足是,其应用主要在消费领域,比如人脸识别、指纹开锁、门禁、无人驾驶等场景,但在产业端,如制造业、交通、能源等实体经济领域的应用还较少,十分缺少具有影响力的成功范例和产品。同时,我们的工业规模很大,门类齐全,产业链非常完整,但是核心的装备制造、检测设备等都是海外进口,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考拉悠然首席执行官沈复民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之间还存在鸿沟。
  此外,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副会长孟刚文在调研中发现,成都市多数企业更注重自身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企业间合作和创新氛围欠缺。而产业多以偏轻资产的产业链为主,主要集中在软件开发、互联网应用、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在重资产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薄弱,“这并不利于产业的成长和生态的形成。”他表示。
  据成都盛世君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琛介绍,以北京为例,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人才超4万人,占全国的60%。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居全国第一。根据科技人才智库发布的数据,2023年北京、上海、深圳AIGC人才聚集排名前三,成都排名第六,在核心技术人才的吸引和汇聚方面成都还稍显不足。
  “成都本地的创新资金在面对新生技术的投资专业度和布局新赛道的魄力还有待提升。”他补充道,在人工智能+新赛道方面,成都的创投也相对不活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中国人工智能新赛道投融资事件数量前五省市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分别有151起、101起、95起、64起、61起,而四川只有11起。

支招
构建成都特色AI驱动新赛道
加快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记者发现,截至2023年11月,成都共有人工智能企业835家,产业规模690亿元,同比增速超20%。如何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成都下一个千亿产业?
  黄琛认为,目前成都在基础层优势明显,还需要进一步降低算力平台的使用门槛与成本,和提供非国产生态的算力支持,依据基础层的创新发展,在功能模型层进行创新扩散,重点打造本土优势行业的垂直大模型,通用大模型以基础层的优势进行招商引资方式吸引落地。
  黄琛说,发挥成都的优势,构建成都特色AI驱动新赛道培育未来产业的方法至关重要,建议使用循序渐进、创新扩散、三层迭进、重点突破的方法,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布局新赛道培育未来产业,尽快实现价值创新。同时,建议在文化、游戏、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城市交通等应用场景上重点投入和孵化一批新赛道经营主体。
  如何让数字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从而实现数字经济转化?“加快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成都数据交易所(中心)’,推动数据场内交易。”成都市产业数字化促进会秘书长徐震说,要培育本土数据服务商与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组成规模,鼓励支持数据交易各方通过数据合规性、数据标准制定及数据资源增值服务,提高数据要素通过交易的规范性和透明度,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助推数据要素市场的整体发展。
  中国联通四川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欧军对此建议,推动全域数据互联互通,实现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联通。构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全力推动核心技术研发,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应用提供支撑,不断夯实成都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底座,为成都高质量发展铸就新“底气”。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