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冬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期。制图苏佳馨
3月20日,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上郭乡南陈村农民驾驶植保车在麦田里作业。新华社发
3月20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在谈到春分时,我们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意思是春分时节冬小麦会迎来“起身期”,田间的每分每秒都很宝贵,应当珍惜。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小麦的“起身期”?这一时节的时间又为什么宝贵吗?
“起身期”是冬小麦生长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小麦的叶子开始收拢并倾斜,由叶片的叶鞘(qiào)包在一起所形成的“伪茎”也变得更直。从形态上看,这时的小麦就像刚睡醒一样,从躺着的姿势慢慢站了起来,所以这一时期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小麦的“起身期”。
除了“起身期”,在春分时节,小麦还会经历拔节期、挑旗期等关键的生长时期。同学们可以把小麦想象成一个小孩子,春分时节是它长身体最快的时候,它们的根、茎、叶、蘖(niè)、穗(suì)等会在这时同时进入旺盛生长期。所以春分也是决定往后小麦的茎秆是否强壮、麦穗是否大粒饱满的关键时间。此时,农民伯伯需要细心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抓紧时间给小麦补充水分和养分。
另外,春分时节天气变化很快,有时候冷,有时候热。如果突然发生“倒春寒”,天气变得特别冷,就像同学们突然受凉会生病一样,小麦也会被突然的降温冻坏。所以,农民伯伯们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时间关注气温变化,及时为小麦们做好防冻措施。
最后,随着春天过半,气温回暖,很多对小麦生长不利的生物也会“活跃”起来,包括害虫、病菌和杂草。因此春分时节也是小麦防病、防虫和除杂草的重要时期。农民伯伯需要给小麦田喷洒、浇灌多种药水,预防或阻止小麦受到“坏家伙”们的侵害。
所以,同学们想一想,在春分的时候,农民伯伯要做的事情是不是特别多?他们不仅要给小麦们补充营养,还要悉心看护它们,防止它们冻坏、生病以及被害虫和杂草欺负。因此,在这样繁忙的工作中,可以说每分每秒都很宝贵了。
同学们或许会心疼在春分过于忙碌的农民伯伯,那么是否有科技能助他们一臂之力呢?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厉害的科学技术用在了一些麦田上,从方方面面帮助农民伯伯照顾好春分时节的小麦,确保日后能获得大丰收。
比如,对于眼下非常关键的小麦浇灌工作,有的农民伯伯已经有了一个能力超强的机器伙伴,它就是自动化自走式的电动平移式淋灌机。这个伙伴手臂特别长,有100米左右,上面安装有70多个小喷头,能够横跨整个麦田给小麦们“喂水”。而且小喷头喷出的水非常均匀,就像点点雨丝一样,能全方位地洒在小麦上。此外,比起传统的用大水漫灌的方法为小麦浇水,这个伙伴参与的浇灌工作要节约60%的水资源呢!
除了在地上走的机器伙伴,农民伯伯还有会飞的帮手——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这个相机就像是一双能够透视麦田的“超级眼睛”,可以仔细地观察小麦苗的生长情况,看看它们是不是在健康成长。
根据这双“超级眼睛”提供的情报和土壤湿度等信息,农民伯伯们就能更轻松、更准确地知道小麦需要什么,然后给它们提供适量的水和肥料。这样一来,小麦们就能茁壮成长,而且农民伯伯们还能节省很多水和肥料,让麦田变得更加绿色、环保。
当然,想照料好小麦,时刻关注天气也很重要。因此,科学家们还在一些田间安上了小气候观测站。它们能够测量温度、湿度、光合利用率等环境中的信息。而且呢,这些观测到的数据还可以同步到手机APP上,农技人员和农民伯伯们只要打开手机,就能实时查看田地的状态,知道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浇水,非常的方便。
有细心的同学可能会注意到,一开头我们提到在春分起身、拔节的小麦是“冬小麦”。其实,小麦分春小麦和冬小麦。
冬小麦就是头一年秋冬季播种、来年春夏之交收获的小麦。这种小麦种在冬天稍暖的地区,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而且幼苗能够在土地里过冬。春小麦则是春播秋收的一批小麦。种植它们的地方冬季通常特别寒冷,所以才选择在开春后进行播种。
根据2020年的报道,冬小麦产量占我们国家小麦总产量的95%左右,最主要的种植区域在黄淮海平原,而春小麦仅仅在长城以北地区有少量种植。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河南日报本文科学顾问: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副所长江千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