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桃花、油菜花、樱桃花、梨花相继盛放
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镇凉水村龙门桃花沟的桃花开得正艳。受访者供图
眼下的四川,花团锦簇,沉浸在“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喜悦中。这个春天,封面新闻以“我在四川走花路”为主题,邀请广大网友踏春赏景,通过线上集赞的方式,评选出“一座城一条花路”,推出“网友最爱花路地图”。
3月23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镇凉水村龙门桃花沟。此时,漫山遍野的桃花、油菜花、樱桃花、梨花已经盛放,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凉水村地处龙泉山脉浅丘地带,以景区旅游、伏季水果、农家乐为主打产业。前不久,青白江区第39届桃花诗会在这里开幕。凉水村的桃花经济已发展了30余年,以桃花为主体的农家乐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特色产业。
“上世纪80年代以前,龙门村和凉水村很贫穷。1989年,姚渡镇决定打造‘桃花村’,经过考察后,龙门村和凉水村都栽上了桃树,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村子又开始动员有条件的村民开办农家乐。”凉水村村委会副主任李琼说,30余年来,村民自办和外来投资的农家乐渐渐多了起来,龙门村和凉水村合并后逐步形成了景区规模。
“近年来,我们通过以‘党组织+专合组织+社会产业’的方式,对村里的张家院子林盘周边的旧房进行改造,引导全村882户群众入股合作社,发展精品产业,形成林盘与生态文化交融的新业态。”李琼边说边带着记者走进一家农家乐。
这是一家木质建筑为主的农家乐,院落的尽头处还搭建了木质楼梯,踩着台阶就能上山到视野更宽阔的露台赏花喝茶。
“这里有一种让人来到云南大理的感觉!这些年,我们利用闲置农房招商,成功引进西式乡村咖啡屋与民宿,中式半山坡农庄,以‘土洋结合’形式带动全村景区餐饮住宿服务品质提升。”李琼介绍,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底,以及农业产业优势,去年凉水村全村经济收入超过2500万元。
“春季在四川走花路,游客来到凉水村,有啥好玩的?”面对记者的提问,李琼带着记者走进了一条小路,路两侧全是浅色、深色的桃花,远处的山上还有金灿灿的油菜花和淡粉淡粉的车厘子花。
“凉水村以景区旅游、伏季水果、农家乐为主,栽植优质桃树3000余亩,但桃树品种单一,必然会制约产业发展。为了丰富桃树的品种,我们成功引进黄桃、白桃、黑桃、血桃、蟠桃等70余个新品种,打造高端精品示范桃园,实现桃全产业链服务。此外,村里还种植了枇杷、樱桃、李子、柑橘、猕猴桃等。”李琼说,游客来到凉水村不仅可以赏花、品农家乐特色菜肴,还可以摘果。值得一提的是,凉水村还在山上修建了游步道,游客可以来这里徒步。
“每年3月赏桃花、李花、油菜花等,其中桃花的花期从3月中旬持续到4月上旬;进入4月下旬后,游客可以采摘樱桃、桑葚,5月各种品种的桃子陆续成熟……一直到12月,凉水村基本可以实现月月有果摘的农家业态。”李琼说,为了解决花期短的问题,每年村子都会带领村民走进农科院学习,同时引进技术团队来村子发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邹阿江杨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