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1 天下-
A11天下
  • ·岸田文雄高调访美“刷政绩”
  • ·美国首例 校园枪击案凶手父母获刑
  • ·“中立国”瑞士加入“欧洲天空之盾倡议”
  • ·又一“吹哨人”浮现波音再陷调查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岸田文雄高调访美“刷政绩”

分析人士:日本安保政策在危险道路上“暴走”

  2023年11月23日,日本冲绳县民众在县首府那霸市举行大型反战和平集会,强烈反对日本政府和美军将冲绳打造成军事要塞的企图,呼吁通过对话开启和平之路。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0日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据报道,双方将大幅升级《日美安保条约》,从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深化日美同盟,谋求两国所谓“全球伙伴”关系。
  分析人士指出,岸田此次高调访问美国,不仅要加强日美军事合作,进一步为日本军事松绑,还要与美国一道拉拢部分亚太国家搞“小圈子”,意在制造紧张对抗谋取战略利益,势必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

访问美国求刷政绩

  岸田8日傍晚从东京出发前往美国。他在出发前对媒体表示,日美在国际问题上发挥“共同引领”作用,日美关系更加“坚如磐石”,此访是向世界发出这一信号的重要机会。
  日本舆论认为,岸田此次高调访美,有通过获取外交成果提振支持率之意。
  日本多家媒体民调显示,岸田内阁支持率已连续数月维持在20%至30%区间,处于“超低空飞行”的危险水平。日本广播协会8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岸田内阁支持率仅为23%,与去年12月的历史最低水平持平。近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内多个派阀的政治黑金丑闻让岸田焦头烂额,国内物价上涨、经济疲软也成为民众不支持岸田的重要因素。
  岸田今年9月将迎来自民党总裁选举,为胜选连任,他急需取得政绩以提升当前低迷的支持率。日本舆论认为,渲染外部威胁、加强日美同盟是日本执政者提升支持率的惯常手段,此次高调访美自然成为岸田在外交上刷政绩的良机。

军事松绑再迈一步

  据报道,在岸田此访期间,日美双方将强化同盟关系,对《日美安保条约》进行“60余年来最大规模升级”。两国领导人将在会晤期间宣布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配合日本拟于2024年度末设立的旨在统一指挥陆海空自卫队的“统合司令部”,以加强美军和日本自卫队的协同合作。
  此外,双方预计还将就防卫装备合作达成一系列协议,包括新设磋商机制探讨防卫装备的共同研发和生产,以及允许美国大型舰艇在日本进行维修等。日本共同社称,“建设日美低轨道卫星网、拦截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强化日美澳在无人僚机上的技术合作”等内容将被写入日美联合声明。
  分析人士指出,日美上述举动有利于日本自卫队进一步加强其指挥控制及与美军联合作战的能力,有利于日本提升防卫产业和打击能力,将成为日本军事松绑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日本自民党长期以来希望摆脱战后制约本国军力发展的和平宪法第九条,通过小步推进方式不断突破相关限制。日方近来在军事领域动作频频,包括大幅增加军费、强化针对敌方基地的所谓“反击能力”等。就在3月下旬,日本政府修改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及其实施方针,这标志着日本防卫政策再次发生重大转变,其直接向第三国出口武器的大门正式被打开。
  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秋叶刚男日前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称,日本不向其他国家出口武器的政策“已变得不合时宜”,日本安保政策正迎来转折点。
  美国出于其自身战略利益也支持日本军事松绑。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拜登将在此次日美首脑会晤中对日本近期的军事动向予以“充分肯定和赞扬”。显然,日本正是利用美国的支持,在军事松绑的道路上狂奔。

制造紧张破坏稳定

  据日媒报道,岸田在访问期间将与拜登明确,日美作为“全球伙伴”将加强在广泛领域的合作,包括研发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尖端技术,增强半导体供应链韧性等经济安全领域合作。
  此外,岸田还将与拜登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于11日举行会晤。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会晤联合声明中将纳入有关美日英澳菲五国安全保障合作关系等内容。8日,美英澳三国防长发表联合声明,称正考虑同日本就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框架第二支柱的先进能力技术项目进行合作。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吕耀东指出,日本在多方面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在军事上将双方同盟关系的覆盖范围从东亚扩展至全球,在经济上配合美国的“脱钩断链”“小院高墙”。
  当前,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并在亚太地区推行所谓“印太战略”,拉拢地区国家搞“小圈子”,以阵营对抗方式从多方面对华遏制打压,而日本正是美国推行该战略的最重要盟友。日本驻美大使山田重夫8日在华盛顿公开表示,日美两国领导人在涉及对华关系的整体理念上观点一致。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前驻白宫记者威廉·琼斯表示,拜登试图借岸田访美和美日菲三边会晤巩固所谓“华盛顿-东京-马尼拉轴心”,其中对美国最“忠诚”的是日本。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