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四川开通涉企“举报辟谣”绿色通道
  • ·专区已开启!遇到这些涉企网络侵权情况可举报
  • ·整治网络不良信息 四川曝光6大典型案例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专区已开启!遇到这些涉企网络侵权情况可举报

“四川举报辟谣”微信公众号

“四川举报辟谣”官方微博

  今年3月以来,省委网信办、省委统战部、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通信管理局、省工商联7部门联合开展“净生态·促发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聚焦当前网民反映强烈的网络乱象,着力解决营商网络环境中广大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记者获悉,专项行动形成网上网下一体化处置工作合力,有效处理了一批涉企网络侵权举报线索,依法处置了一批违规自媒体账号和网络大V。重点整治涉经济领域网络乱象,包括:
  打着“内部消息”“知情人士爆料”等噱头炮制、恶意传播涉经济领域谣言信息,扰乱视听,误导社会公众;
  采用“贴标签”“带节奏”“放大镜”等方式渲染丑化、煽动抵触国有经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
  恶意集纳企业负面信息、发布企业和企业家负面报道后,以删帖、消除影响等为名谋取非法利益;
  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泄露企业商业秘密,虚构企业家私生活话题,炒作企业家个人隐私,泄露企业家生物识别、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和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
  假冒仿冒他人企业名称、注册商标、品牌等开设网站、注册账号、上架APP和小程序等;假借企业、企业家名义从事违法违规活动,违规使用企业家姓名肖像等。
  好的营商网络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城市形象的“金名片”、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形成了对涉企网络侵权行为“重拳出击、露头就打、无处遁形”的高压态势。记者了解到,为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支持各类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四川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目前已开通“举报专区”,专项受理相关举报。

【受理范围】

  (1)混淆企业主体身份的仿冒性信息;
  (2) 影响公众公正评判的误导性信息;
  (3) 不符合企业客观实际的谣言性信息;
  (4) 贬损丑化企业或企业家的侮辱性信息;
  (5) 侵害企业家个人隐私的泄密性信息;
  (6) 其他恶意干扰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信息。

【举报条件】

  提交能够充分陈述举报事项、阐明举报理由的文字举报;
  提交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企业家身份证明等权利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如委托举报,需提供举报代理人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
  提交举报人姓名、联系方式;
  提交请求采取必要措施的具体网络地址或者足以准确定位侵权内容的相关信息;
  提交能够证明举报内容侵权的初步证据材料;
  提交申明举报真实性、合法性的文字保证。

【举报渠道】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https://www.scpiyao.org.cn/四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8-962377
  四川涉营商网络环境有害信息举报专线:028-86600520
  四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cjb@scjb.gov.cn
  “四川举报辟谣”微信公众号
  “四川举报辟谣”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