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天下-
A9天下
  •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
  • ·4条高铁线票价调整 有何依据考量
  • ·我国已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外交部:对法国等12个国家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
  • ·财政部:提高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
  • ·最高检:推动依法惩治恶意欠薪行为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多组数据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我国已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让群众看上病、看好病、少跑腿、少花钱,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国家卫生健康委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用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一级巡视员朱洪彪介绍,我国已设置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1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这些医疗中心的设立,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
  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在81个城市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在全国县级层面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群众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朱洪彪介绍,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还支持建设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961个、省级3800个、市县级11000个,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推广预约诊疗、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改进医疗服务模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介绍,一方面通过完善预约诊疗制度、畅通转诊渠道,探索预就诊、预住院等方式,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简化流程,通过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行“一次就诊付费一次”等,减少患者来回奔波。
  此外,完善多学科诊疗制度,开设麻醉、疼痛、健康管理等新型门诊,也能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
  据介绍,目前全国有5500多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出院患者当日结算率达到77.7%。多学科诊疗服务模式推广至全国24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28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至少开设了一类新型门诊。
  2022年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选择14家公立医院作为试点,通过委省共建,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朱洪彪介绍,这些试点医院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强核心专科能力建设,提升重大疾病的诊疗能力和诊疗效果。同时,紧盯国际医学前沿,在脑科学、再生医学、生物医学等关键领域协同攻关,并推进管理创新,提升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