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四川-
A8四川
  • ·步行街变“停车场”多次投诉无果
  • ·西部地区首次 成都一工地“罩”上基坑气膜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体彩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西部地区首次 成都一工地“罩”上基坑气膜

基坑气膜外部。刘秋凤摄

基坑气膜内部场景。刘秋凤摄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刘秋凤)近日,四川省人民医院综合科研大楼建设项目现场,一个巨大的白色“气球”罩在工地上,格外吸引眼球。
  5月8日,记者从成都市青羊区获悉,这是青羊区生态环境局针对工地扬尘治理问题出的“新招”:给在建工地“罩”上基坑气膜,穿上“绿衣服”,既美观、防尘又降噪。同时,这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建筑工地基坑施工中首次应用的双层“气枕式”充气膜,是一种兼具防尘、降噪、节能、防火的智能化绿色新工艺。
  走进基坑气膜下的施工现场,只见整个工地的顶部就像是打了一把巨大的“遮阳伞”,相对露天工地有些许凉爽。
  “此前,我们联合区住建交局成立工作专班,前往北京的工地考察基坑气膜的实际运用,多方调研分析,决定将该项技术运用到省医院项目,目前看来运行效果良好,下一步还将因地制宜在更多在建工地推广运用。”据青羊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坑气膜是通过在工地基坑上方安装新型充气式膜材料,实现基坑内部的密闭。该项目基坑气膜总覆盖面积约1200平方米,最大跨度达44米,高度6米。气膜材为强度大、耐久、耐火、耐高温紫外线的PVDF新型建筑材料,气膜的内外膜之间有夹层,且为中空结构,不仅吸音隔音,还能有效阻挡施工过程扬尘排放。
  如此巨大的“气球”,是如何安全高效地把基坑“罩”起来的呢?据了解,项目在气膜内侧覆盖了高强度钢缆,气膜基础锚固件则采用角钢连接方式,它可以将气膜的上扬力均匀地分摊到地梁上,保障气膜的安全稳定性;在突发极端情况下,膜材可落至网状拉索上,从源头杜绝膜材塌落风险。同时,气膜配套了全智能控制系统,多个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气膜下的内外气压、温度和风速,通过变频设备、充气风机、备用能源等多个模块之间的自动高效协作,实时调整气膜气压,保持气膜处于安全、节能状态运行。
  基坑气膜投用后,基坑内部在气膜的完全笼罩下,极大减少了施工过程的噪声污染和扬尘排放。该负责人介绍:“从运行半个月的数据来看,基坑气膜覆盖区域,扬尘同比下降90%以上,噪声同比下降60%。”与此同时,在喷淋、通风和光照系统的配合下,气膜天幕还为施工作业人员搭起了恒温恒湿的舒适作业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