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科普版 31-
A13 科普版 31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A13科普版 31
  • ·人工饲养最长寿人工饲养最长寿的朱的朱鹮鹮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人工饲养最长寿人工饲养最长寿的朱的朱鹮鹮

38岁的它相当于人类超过100岁

栖息在秦岭洋槐林中的朱鹮。图据视觉中国

4月9日是朱鹮“平平”38岁生日。毛宇摄

  4月9日一早,北京动物园的饲养员毛宇就张罗着给朱鹮(Huán)“平平”过38岁生日。“平平”笼舍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浅橘色的“38”数字,“生日快乐”几个字也被贴在墙上。“平平”迎来38岁生日的同时,也刷新了世界鹮类人工饲养最长寿纪录。此前,世界鹮类人工饲养最长寿纪录保持者是36岁的日本朱鹮“金”,它已于2003年去世。

1温雅端庄的

":

东方宝石

"

  初 闻 朱 鹮 之名,大多数人会以为这是一种全身艳红,如火烈鸟一般漂亮的红色大鸟。也正是这种望名生义,有好多小朋友兴冲冲地跑到动物园,指着笼舍里的火烈鸟大喊“朱鹮!”,让朱鹮本尊哭笑不得。
  事实上,朱鹮除了面部、喙(huì)的尖端,也就是嘴巴的尖端,以及足部裸露部分呈现红色外,在非繁殖季节它的羽色通体白色,翅下和尾下有较为明显的红色,尾羽为橙黄色,其他部位的羽毛虽会沾有粉红,但基本以白色为主。
  朱鹮是非常特别和美丽的鸟类,被誉为“东方宝石”。它的性格比较孤僻,常单独或成对或成小群活动,行走时步履缓慢,飞行时慢慢展翅,除起飞时一般不鸣叫,体现出“东方宝石”特有的温雅端庄气质。

2"

百岁寿星

"

长寿秘诀是什么?

如果将“平平”的年龄换算成人类年龄,已经超过了100岁。这位“百岁老人”现在状况怎么样?饲养员毛宇介绍:“‘平平’最近的生活状况良好,每天生活规律稳定,饮食、休息和活动也都一如往常。‘平平’已经步入老年,就像我们人类步入老年一样。相比以前,它现在视力虽然有所下降,但总体而言还算硬朗。”
  朱鹮是非常“神经质”的鸟类,极易受到惊吓而发生意外事故,所以就算在“平平”破纪录的生日这天,为它举行的庆祝仪式也非常简单。而这位百岁老寿星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
  “之前没有朱鹮能活到这个年纪。在饲养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观察它的表现,为它准备符合年龄和体质的生活设施、环境,也包括园区内的兽医和技术人员。在‘平平’34岁以前,虽然它的飞翔能力和活动能力都非常强,飞行高度也较高,但是我们发现它的视力和活动能力却在不断下降。于是我们根据‘平平’的身体状况,将它活动范围内的栖架由原来的2米改为30厘米。”毛宇说。
  为了提高“平平”的身体素质,毛宇为它准备“老年餐”时花了不少心思。“平平”的食物,除了其他朱鹮常吃的泥鳅、牛肉条和面包虫,还增加了牛心和剥了壳的虾仁,这也是为了便于“平平”消化吸收。面对这位“高寿老人”,无论在饲养还是护理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

知道多一点

 

 中国第一个朱鹮人工种群

  “平平”1986年出生于陕西洋县,那里正是朱鹮的“重现地”。
  随着生态环境的迅速改变,朱鹮的数量自19世纪后逐渐减少。1981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带领朱鹮调查小组,在陕西洋县八里关乡姚家沟村及附近的金家河村发现了当时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
  当时,7只朱鹮中的一对亲鸟哺育了3只雏鸟,其中1只弱雏坠巢,被救护至北京动物园人工哺育,取名“华华”。自此,北京动物园在1981年至1988年间,以野外救护的6只幼鸟为基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朱鹮人工种群。
  1992年,世界首次人工孵化、育幼成活3只朱鹮雏鸟,它们是“平平”和另一只朱鹮“青青”的后代。“平平”和“青青”一共繁育了27只朱鹮。
  在北京动物园西部,有条宽约三四米的河。站在河边就能看见对岸的朱鹮。这些朱鹮没有对外展出,但当它们高飞时,附近游客仍有机会看到它们粉红色的翅膀,像云霞一样美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记者车家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