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店售卖的“捏捏”。
继盲盒、手串之后,“捏捏”又在年轻人中掀起一股流行风潮。
所谓“捏捏”,就是能解压的玩具“捏捏乐”,凭借其糯叽叽的手感、五花八门的造型、好看又解压的功能,受到不少同学追捧。文具店、便利店、饰品店里“捏捏”的身影无处不在……
“捏捏”被称为一种慢回弹类的解压玩具,在简单的捏揉或挤压动作之下,产生的弹性感和舒适感能够使人感到放松和愉悦,让人可以随时随地释放压力,享受片刻轻松。
文具店里,颜色各异的仿真丸子“捏捏”、彩虹小马“捏捏”、番茄橘子等水果外观的“捏捏”,捏起来软软糯糯特别减压,是否也成为了你的最爱?“捏捏”之所以如此令人“上头”,不仅仅是因为萌趣多样的外观,最主要的原因是让人“欲罢不能”的软弹手感。
这类玩具采用柔软的硅胶类材料制成,能高度逼真地还原食物、动物等各种形象,让人在揉捏、拉伸、回弹的过程中达到释放压力的效果,被很多人当做“解压神器”。目前,硅胶材质的“捏捏”是“主流”,因为它既不会融化也不会变硬,不仅更抗造,并且在手感可塑性上也更多样。
水感、泥感、水泥感是当下硅胶材质“捏捏”的三大主要手感。水感最轻最软,捏的时候像捏一摊水一样,回弹也最快,比较适合力气较小的使用者,也是许多用户“入坑”的首选;泥感回弹最慢,手感更加厚实,就像橡皮泥一样;水泥感则是介于两者之间,比水感稍微更有韧性一些,回弹速度适中。
实际上,“捏捏”并非新鲜物种。作为一款解压玩具,“捏捏”在两年前就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据数据显示,2022年,解压类玩具在购物平台整体增速近40%。到2023年,“捏捏”已经成为销量快速增长的玩具品类之一。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在文具店购买的一款简单塑料包装的水果“捏捏”,包装上无产品成分说明,凑近一闻还会有香精刺鼻味道,捏过之后的手掌甚至会染色。“这样的‘捏捏’为了吸引人,可能会加入芳香剂,部分芳香剂可能含二甲苯成分。”江苏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诊疗中心副主任王枫提醒道。
二甲苯属于芳香烃类,如果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二甲苯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轻者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有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昏迷,导致生命危险。王枫说:“如果在使用的时候出现了头晕头痛、眼部不舒服等情况,那可能就是身体在给我们释放信号,某些成分不合格的‘捏捏’具有神经毒性,此时就不能再使用了。”除了神经系统的伤害之外,还可能会带来皮肤过敏、影响造血系统等问题。此外,也有专家提醒我们:“多数解压玩具都是和手直接接触,容易沾上灰尘和杂物,再加上在手里捏来捏去,容易滋生细菌,长期接触容易引发疾病。”
无独有偶,据读特新闻报道,深圳的沈先生自行购买了甲醛测试仪,对购买的“捏捏”玩具进行了甲醛含量的测试。根据他录制的检测视频,当沈先生将测试仪放入装有“捏捏”玩具的收纳袋后,数值开始飙升。从沈先生的测试结果来看,“捏捏”玩具甲醛浓度严重超标。
调查了解发现,市面上不少爆款“捏捏”是一些博主自制后通过社交平台或短视频引流销售,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等信息均没有。更多卖家只在乎“捏捏”外表是否可爱,并不在意、也很难保证材料的安全性,他们大多是买来材料自己在家制作,虽然很多都声称自己使用的是“食品级材料”,但线上流通的不少“捏捏”都是“三无”产品,安全性无法保障。
“捏捏”或许能缓解一时的烦闷和压力,但可能给健康带来损害,喜欢购买“捏捏”的同学也要提高警惕,谨慎选择,“解压”的方式有很多种,安全才是第一位!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车家竹摄影报道
综合消费日报、现代快报、读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