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6 少年派-
A16 少年派 下载PDF 上一版 |
A16少年派
  • ·在四川大学博物馆遇见张灯结彩的中式传统婚礼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在四川大学博物馆遇见张灯结彩的中式传统婚礼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都鸿发号轿行的花轿。四川大学博物馆藏

  四川大学博物馆内展示的民国时期成都新型婚俗照片。

新人的凤冠霞帔、鞋履玉带。四川大学博物馆藏

  清代银累丝点翠镶珠玉凤冠。
  四川大学博物馆藏

  中华民族历来将婚姻视为“终身大事”,婚礼就成为最隆重的仪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自周礼延续下来的婚俗六礼程序,曾经在华夏大地上演了两千年。
  传统婚礼不仅是男女之间组建新家庭,也在双方家庭之间建立起姻亲关系。亲友圈扩大,一个更庞大的家庭圈层形成。透过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婚嫁百事,可以一窥中华传统婚姻礼俗的复杂与郑重。

1

古人结婚有哪六礼?

  《礼记·昏义》《唐律》《明律》等都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也称“六礼”,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
  “纳采”为六礼之首,即男方请媒人去女方提亲,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备礼前去求婚;之后便是问名,即男方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此举一是防止同姓近亲婚姻,二是用问名得来的生辰年月日,预备下一步的纳吉。
  在“纳吉”之时,男方将女方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将聘礼送至女方家。“纳吉”和“纳征”是订婚的主要手续;之后便到了“请期”,此时男方会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求其同意;“亲迎”之日,婚前一两天女方会送嫁妆到男家,并铺好床铺,隔日新郎亲至女家迎娶。亲迎也被看成是夫妻关系确立的依据。“六礼”完成后,双方就正式成为夫妻,婚姻关系确立。

2

中国式的“张灯结彩”

  挂起的红灯笼、开路的仪仗、迎新的花轿、吹打的鼓乐、新人的凤冠霞帔。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民俗展厅,来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都鸿发号轿行的一整套婚嫁行头,再现了当年迎亲时的喜庆场景。
  据四川大学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批婚嫁用品中最重要的是花轿,它也是博物馆的“网红文物”之一。该花轿木质,高约两米,长宽皆约一米,最初由榫卯结构连接,并无一枚钉子。外观以金、红二色为主色调,形状如亭子,龙走飞檐,装饰华丽,采用木刻、彩扎、玻璃画、朱漆贴金、银绘、髹涂等多种民间工艺。
  细看之下,花轿上部外面罩透明玻璃,里面是三个使用泥塑、彩扎工艺制作的川剧戏台。左侧为王母寿,右侧为祝寿场景,背面为玉祖寿。彩扎人物面部多绘成川剧脸谱,生动无比。当花轿行进时,人物也随着轿身起伏,形成“移动的川剧舞台”。
  鸿发号轿行是民国时期位于成都上草市街一家颇具规模的轿行,这里出租人们娶亲需要的一切物品:开路的仪仗、迎新的花轿、吹打的鼓乐、纳礼的抬盒、房屋各处红彩软缎的装饰,甚至新人的凤冠霞帔、鞋履玉带、珠串盖头,一应俱全,类似于今天的婚庆公司。如今,这些行头不仅被博物馆收藏,甚至当年的礼单也留存至今。时光流转,在百年后,这些物品依旧鲜活而生动。
  除花轿外,馆中还陈列有清代蜀绣三国戏曲故事人物堂彩。巨幅堂彩和檐彩组合,用以装饰拜堂成亲的“堂”的大门。中国人所谓的“张灯结彩”,其中的“彩”就包含这些华丽灿烂的织物。再如新娘所佩戴的清代银累丝点翠镶珠玉凤冠,用银累丝塑形,翠羽铺花,凤鸟口衔珠滴,翡翠、碧玉嵌填其间。新娘行走时摇曳,揖让时轻响,转侧时流辉。用隆重的装饰,表达对岁月人生的敬重。

3

民国成都的新型婚俗

  晚清民国,四川大部分地区仍遵循古老中国延续下来的传统聘娶婚仪,择偶注重门第,重富贵、官阶等。整个婚礼仪式非常繁琐,从婚前到婚后共计有数十道程序。只有经过一番铺张宣扬郑重其事之后,一对获得各方面祝福的新人,才算真正结成夫妻。
  民国后期,西风劲吹,新旧交织,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与西洋传入的新的婚姻家庭观念持续碰撞,造就了婚礼仪式的丰富多样。但观念的更改、移风易俗非朝夕间事。到上世纪40年代末,成都街头既有吹吹打打、八抬大轿的传统聘娶婚,也有包括旅行结婚、教堂结婚、集体结婚、登报声明结婚等五花八门的结婚方式,以及更为常见的“土洋”结合、“新瓶旧酒”的所谓“新式婚礼”。
  “新式婚礼”当时又称“文明结婚”,略仿旧式婚礼,不过仪式与手续简化很多。“文明结婚”是民间自然形成的,形式趋于规范化是在上世纪30年代以后。集体结婚的方式首先盛行于上世纪20年代的意大利,被引入中国后渐趋成熟。当时在成都,集体结婚每年举行两次,多选元旦等节假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