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0 天下-
A10天下
  • ·用西方导弹打俄本土?普京警告“不对称回应”
  • ·巴以冲突延宕 约旦内外两难
  • ·北约秘书长:没有向乌克兰派兵计划
  • ·西班牙加入南非行列共同起诉以色列犯下“种族灭绝罪”
  • ·美国“星舰”实施第四次试验发射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巴以冲突延宕 约旦内外两难

  5月22日,在约旦安曼马尔卡机场,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右)为到访的阿曼苏丹海赛姆举行欢迎仪式。当日会谈中,双方强调必须立即实现加沙地带永久停火。
  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近8个月,外溢效应明显,邻国约旦备受其扰。4月中旬,伊朗自本土向以色列发射无人机和导弹,报复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建筑遭袭事件。对此,约旦政府宣布关闭领空并对伊朗“途经约旦上空”的目标实施拦截,此举令约旦从外交“周旋者”成为冲突“入局者”,其在地区冲突中的角色定位和自身安全形势备受关注。
  约旦是第二个与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但其约六成人口为巴勒斯坦人。对内,约旦政府要回应并稳住国内高涨的反以民意;对外,则要与美西方、阿拉伯盟友和其他各方协调止战事宜,同时还要努力维持与以色列的“冷和平”关系,防止自身陷入更大规模冲突。

选边站队的争论

  约旦该不该拦截伊朗过境空中目标的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约旦的拦截行动不只是自身防卫问题,还关乎这个阿拉伯国家在巴以冲突这一敏感问题上的“站队”姿态,折射出约旦在地区问题上扮演的特殊角色。
  约旦政府4月13日出于“周边安全局势”考虑关闭领空,并参与拦截了伊朗自本土经约旦领空向以色列发射的无人机和导弹。约旦政府随后声明此举出于自卫。然而,伊朗和以色列媒体对约旦拦截举动解读不同。伊朗媒体援引伊朗武装部队说法称,如果约旦“协助”以方拦截伊朗的无人机和导弹,约旦就将成为伊朗下一个打击目标。以色列《新消息报》则评论称,约旦加入美、英等国针对伊朗的拦截行动,这对以色列而言是一个“外交胜利”。
  约旦政治分析人士、中东问题专家艾曼·胡奈提表示,以色列和伊朗都试图将约旦拖入地区冲突。以色列试图将约旦河西岸与耶路撒冷的300万巴勒斯坦人“迁移”到约旦,让“两国方案”彻底流产;伊朗则利用每一次地区危机来“动摇约旦的安全和稳定”,以此向以色列施压,想将约旦变成伊朗和以色列“冲突的战场”。

身份认同的压力

  回顾约以关系,围绕以色列建国、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归属等问题,两国曾在数次中东战争中兵戎相见。1994年,两国建交。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约旦政府坚定支持“两国方案”,对以色列持强硬态度。约旦政府在遵守约以和平协议的前提下,向以方最大限度施压以迫使其止战,两国关系也随之步入低潮。
  对于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军事行动导致数万巴勒斯坦平民伤亡,约旦国内反应强烈。当地民众几乎每周五都会在首都安曼老城中心以及以色列、美国驻约旦大使馆附近举行反以集会。民众要求约旦政府停止执行与以色列的和平协议、动员约旦人加入解放巴勒斯坦的战争。
  历史上,约旦和巴勒斯坦同属巴勒斯坦地区。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巴勒斯坦和外约旦酋长国。1946年,在哈希姆家族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懈斗争下,外约旦获得完全独立,阿卜杜拉一世成为国王。此后,大量巴勒斯坦人因中东战争逃至约旦。统计显示,在约旦全国约1150万人口中,巴勒斯坦人占到六成以上。记者在同当地民众接触时发现,不少巴勒斯坦裔约旦人坚持认为自己是“巴勒斯坦人”。

艰难维系的平衡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对于所处的敏感地缘环境,特别是地区两强伊朗、以色列处心积虑拉约旦“入局”,约旦政府一方面坚持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另一方面则呼吁国际社会不要转移视线,强调以“两国方案”寻求巴勒斯坦问题得到公正解决才是阻止地区局势升级的根本所在。
  尽管不愿走到前台,约旦政府在斡旋冲突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多次到访约旦,约美元首也多次通话商讨地区局势。但鉴于美国政府赤裸裸偏袒以色列的立场,约旦国内反美情绪持续高涨,美国品牌和商店在约旦遭到广泛抵制。对此,约旦领导层一边试图维持同美国的联盟关系以及同以色列的正常关系,一边竭力平抚民众高涨的反美情绪。
  然而,随着冲突延宕,这种平衡还能维持多久很难预测。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