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设计方案还在优化中,预计两个月后动工
理小路今年6月刚刚建成通车。
理小路沿线风光。
阿坝州理县和小金县相邻,过去公路却不相通。直到今年6月,理县至小金公路(以下简称理小路)才建成通车,将毕棚沟与四姑娘山连接,沿线雪山、森林、河谷、冰川、草甸等美景串联成线,成为一条自驾“景观大道”。
理小路沿线环境敏感区密集,路线设计融入了许多保护生态环境的巧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预留了大熊猫通道。大熊猫通道长什么样?如何“诱导”大熊猫通行?7月2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公路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理小路项目设计负责人郑百录。
理小路全长96.1公里,位于米亚罗风景名胜区和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接合部,这里有雪山、冰川、森林、河谷、草甸等多种地貌元素,也汇聚了丰富的生物种类。
“沿线最近的大熊猫痕迹点距离公路只有5公里。”郑百录说,为了尽量减少人车通行对大熊猫的干扰,路线特别预留了两处大熊猫通道,均在距离理县梭罗沟村约12公里的位置。
郑百录介绍,大熊猫通道宽9.5米左右,长度约60米,采用拱形棚洞设计跨过公路。“通道跟沿线原始地貌相结合,不会让大熊猫产生抵触心理,通道边坡的生态也和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接近。”他说,“我们希望可以诱导大熊猫通过,这样它们就不会受到行人、车辆干扰。不过,大熊猫到底走不走,还是要看它们的选择了。”
目前,大熊猫通道的设计方案还在优化中,预计两个月后可动工建设。建成后,自驾旅行的游客不妨留意一下,或许能与大熊猫来个“偶遇”哦!
郑百录说,除了预留大熊猫通道,理小路在设计、建设过程中还融入了许多保护生态环境的巧思。比如,路线充分利用省道450线的老路,没有做大的调整;减少高大的挡墙设计,减少对边坡的开挖,收缩工程用地,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路线沿着景区边缘布展,既能让游客欣赏到美景,又不会破坏自然风貌。
“邛崃山隧道出口原本穿过了一片杉树林,这里的树木树龄都比较长。我们后来调整了路线,把这些杉树全都保留了下来。“郑百录说。
据统计,出于生态环保因素考虑,理小路共进行了数十次设计调整、改动。
从2013年启动工程可行性研究,到2018年初开工,再到2024年6月建成通车,理小路设计、建设历时近11年,这对于一条三级公路来说,是非常漫长的。
理小路建设到底难在哪儿?郑百录说,路线位于海拔2000米到4800米的高原山区,高差跨度大;高原气候条件恶劣,全年有效施工期只有6个月,对建设者的身体是巨大的挑战;整条路顺着河沟布展,沿线地质灾害也比较多……以上种种都影响到了工程建设。
如今理小路全线通车,理县和小金的车程从4个小时缩短到1.5个小时,两地居民交流更加便捷;路线也从省道450线升级为国道662线,通行水平更高了。
郑百录介绍,在邛崃山隧道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了一个大的观景台,方便游客驻留赏景。进口处,游客可眺望雪山、红石滩;出口处,景色则转变为高原草甸、河道。
现在正是川西高原的最佳观光季节,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统计,理小路开通以来,车流量平均每天增加1000台次。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实习生 彭孝莲 四川省公路设计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