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坪售卖咖啡,让老人们收获了快乐。受访者供图
吴亚男制作咖啡时,88岁的周奶奶在一旁观看。 秦怡 摄
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等病症,高发于老人群体。在成都,有个“忘不了”咖啡厅,一群因为认知障碍住进来的老人在这里体验到了“被需要”的感觉。
“忘不了”咖啡厅位于四川首个认知障碍友好街道——成都市成华区白莲池街道爱恩康养·大熊猫基地社区医养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爱恩康养”)内,店员由年轻的社工和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担任。
7月11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这里探访时,老人们刚刚午睡起床,正在喝下午茶。喝完下午茶,代奶奶和周奶奶相约到外面散步。
“代奶奶,我想喝咖啡了,可以给我做一杯吗?”见两位老人下楼,工作人员段彬“逗”起了两位奶奶——自打老人住进来以后,工作人员常常用这样的方式与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互动。这杯需要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制作完成的“忘不了”咖啡,不仅能让老人们收获乐观健康的心态,也能延缓她们的病情。
“妹妹,我认识你不?”笑脸盈盈的周奶奶一看到记者,首先发问,然后伸过手来,握住记者的手说起话来。
“您多少岁啦?”“我28岁。”周奶奶说话间,并无半点玩笑的意味。但实际上,她已经88岁,这便是认知障碍群体的表现。
爱恩康养创始人、成都市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长苏有城提到了一组数字: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3877万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83万。大脑内部发生的变化,让老人们丢失了一部分记忆,也导致其他病变。
位于爱恩康养一楼的“忘不了”咖啡,便是老人们对抗遗忘的方式。每周末,爱恩康养的社工会组织入住的老人到咖啡厅练习做咖啡,做出来的咖啡则会卖给附近的人们。
见经常带自己出去兜风的小伙子提出了需求,代奶奶立刻用小表情向工作人员发起了求助。虽然已经做过好几次咖啡,但代奶奶还是忘了该怎么做。
工作人员吴亚男扶着两位奶奶进入咖啡厅操作间,开始制作咖啡的过程:磨豆、压粉、萃取、打奶泡,再加入咖啡液……看起来,这杯“忘不了”咖啡与寻常咖啡别无二致,但对代奶奶和周奶奶来说,这是最宝贵的“礼物”。代奶奶想把这杯“好吃的”送给段彬,也想送给苏有城。在这之前的几分钟,苏有城刚刚到房间与她交谈过,对她来说,他应该是脸熟的朋友;周奶奶还不知道刚刚做的是什么,她觉得手上端着的是“牛奶”,想带回房间给自己的老伴。
2019年,一档关注认知障碍的公益节目《忘不了餐厅》上线,这档节目通过记录患认知障碍的老人与明星互动、与餐厅中的食客互动,让更多人关注到认知障碍人群,也让老人们能够走进人群,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忘不了”咖啡厅的出现借鉴了《忘不了餐厅》的模式,但实际上,对认知障碍群体的关注和研究,苏有城和他的团队早在2016年就开始了。
为了让团队的认知更专业,多年来苏有城一直与国内、国际的专业医疗团队保持联系,通过学习和培训的方式,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通常,人们把认知障碍等同于阿尔茨海默病,实际上造成认知障碍的病因远比人们想的复杂。”苏有城说,阿尔茨海默病是认知障碍症中的一种,占比约为60%。调查显示,每3秒全球就会有一个老人被认知障碍类病症“选中”,这种情况暂时“无药可救”,只能以辅助手段延缓病情,这是目前能确定的结论。
为何选择开设咖啡厅?苏有城说,如今的老人对咖啡其实并不熟悉,喜欢喝咖啡的大多是年轻人。让老人亲自做咖啡,再去卖咖啡,实际上是在进行跨龄互动。
在苏有城看来,跨龄互动是疗愈老人认知障碍的重要部分。“老人与孩子沟通是自由自在的,而且孩子的活力也会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影响。”苏有城表示,他们还会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让小孩与老人进行互动。也是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他们发现老人的思维逻辑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一方面疗愈老人,另一方面,苏有城也希望消除大众对认知障碍的偏见和误解,并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患者的世界像梵高的星月夜一样,混乱但是特别。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一位看完认知障碍科普的市民,在“忘不了”咖啡厅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如何对认知障碍进行干预?苏有城表示,难点在于要对它有充分认知,理解并相信患者拥有情感记忆,同时用科学的方法推算分析患者的反应机制,再采取对应的方法。
为了让认知障碍患者找到生活中的乐趣和成就感,苏有城制作了在院内流通的“爱恩币”。例如,制作一次咖啡可以获得20币,唱歌、跳舞、画画、喂养宠物等可以获得10币,每天喝够1500毫升水可以获得50币等等,这些奖励让老人们感到富足和快乐。与此同时,“爱恩币”也可以通过理疗、康复或是购买物品的方式花出去。
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老人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了成就感。
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经过一段时间悉心的照料,还能回归社会和家庭吗?苏有城坦言,很难。他表示,尽管团队在努力营造一个相对舒适和稳定的环境,给予认知障碍群体爱和陪伴,但当环境发生变化或是再度遇上不恰当的沟通与安排时,患者可能再度发病。
既然回归社会几乎不可能,那么“忘不了”咖啡厅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苏有城用一次售卖经历作为他的答案:“忘不了”咖啡厅刚开业时,正值春天,爱恩康养周边来了许多露营的年轻人,苏有城带着老人们端着做好的咖啡前去售卖。虽说真正前去卖咖啡的老人只有几个,但院里的老人几乎都出动了。大家望着露营地里的年轻人,感受着接触自然和人群的快乐,每个人都在笑——那一刻,苏有城觉得这份工作是有价值的。
“他们可以一直很快乐,可以很有尊严、有品质地生活,直到离开,这就是一个挺好的状态。”苏有城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