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田野到镜头
孙唯祎图据川观新闻
在发掘现场,她为出土文物拍照、编号,并一一登记;在网络空间,她讲述文物故事,考古研究成果活化利用。
当考古和网络在新时代相遇,当代青年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有了新的思考。在8月28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主论坛上,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孙唯祎的交流发言,展示了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青春力量。
对于考古专业的孙唯祎来说,考古发掘的过程及填土、陶器残片等“不起眼”的器物,背后也藏着古人留给现代人的线索。“博物馆和文物不可移动,但网络可以实现跨时空的聚集、再生。”网络面向未来、链接过去,让隔着千年的文物,近在咫尺。
随着5G、VR等技术的兴起,“云展厅”“云观展”成为青年了解历史的新体验,孙唯祎开始探索并讲述文物中的传统故事。“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元素,了解过去的故事,找到文化认同感。”她说。
通过孙唯祎的讲述,更多人知道了“省油灯原来是褒义词”,知道“汉代的四川就如此安逸有趣”,这也让她看到了网络赋予文化魅力、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的传承力量。“网络不仅是新潮传播方式,更能赋予文化内涵新的时代价值。”她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吴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