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少年派-
A13少年派
  • ·蜜蜂蜇人,竟然是自杀式攻击?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蜜蜂蜇人,竟然是自杀式攻击?

制图 王思祺

2021年4月10日,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湖林新河生态公园,蜜蜂在花间徘徊。 新华社发

2024年5月20日,山东潍坊青州市云门山森林公园,一只蜜蜂在采蜜。图据视觉中国

  蜜蜂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花粉传播者,在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作物的植物授粉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除了采集花粉中通过授粉帮助植物完成繁殖过程,蜜蜂还被称为“环境哨兵”,它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非常适合充当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关于蜜蜂的“秘密”你知道多少呢?

1
蜜蜂蜇了人之后难逃一死

  一直以来,蜜蜂的毒针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但是你知道吗?蜜蜂蜇了人之后,自己也会死去。这是为什么呢?
  蜜蜂的毒针是一种非常精妙的武器,它可以有效地保护蜂群免受外敌的侵扰,但是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不能从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的皮肤上拔出来。
  蜜蜂的毒针位于腹部,由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组成。背刺针是用来穿透目标的,而腹刺针则是用来注入毒液的。腹刺针的尖端有几个呈锯齿状的倒钩,当蜜蜂的毒针刺入人的皮肤时,倒钩就会牢牢地钩住人的肌肉,很难拔出来。
  毒针还连接着蜜蜂的内脏,当蜜蜂蜇了人试图从人类或者其他哺乳动物的皮肤上飞走时,却无法带走毒针。如果强行拔掉毒针、用力飞走,就会将自己的一部分内脏带出来,因此,蜜蜂自然会死亡。
  不过蜜蜂攻击其他的昆虫却不一定会死,因为大多数昆虫的体表都是一层薄薄的硬壳,蜜蜂可以从硬质的破口中拔出毒针,从而免于一死。
  蜜蜂毒针不仅可以造成物理上的伤害,还可以释放一种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毒液。这些物质包括组胺、磷酸酶、肽类、神经毒素等,它们可以引起目标的疼痛、红肿、发炎、过敏等反应。这些反应可以让目标感到恐惧和厌恶,从而迫使它们离开蜂群所在的地方。

2

蜜蜂不飞也能发出“嗡嗡”声

  假如你有幸近距离看过蜜蜂采蜜,你就会发现它们停留在花朵上时,翅膀并没有振动,但这时的它们也会发出嗡嗡声。如果这不是蜜蜂翅膀震动的声音,它们是用什么地方发出嗡嗡声的呢?
  其实,这是蜜蜂依靠胸部的机械振动引起周围空气分子的振动,从而产生高频声波,也就是嗡嗡声。最早发现蜜蜂依靠胸部振动发出嗡嗡声的人是雷金纳德·j·p·菲利普斯。他在1950年代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在蜜蜂飞行的时候,位于胸部的间接飞行肌肉,通过快速收缩和放松,使胸部壳体振动,从而驱动翅膀运动。
  即便不飞行,比如说在授粉和防御中,蜜蜂的翅膀保持静止,甚至没有展开的状态,但胸部肌肉仍然快速收缩,仍然能产生“嗡嗡”声。
  你知道为啥蜜蜂会在采蜜的时候振动胸部吗?其实,蜜蜂和很多植物之间都有互利关系,你帮我授粉,我给你花蜜——“嗡嗡”声则是蜜蜂授粉的“小诀窍”。类似番茄、茄子和蓝莓,这些植物花药的开口非常小,只有在受到强烈振动时,花粉才能从花药中被释放出来。蜜蜂通过胸部的快速振动来实现这一点。这种高频振动使花粉从花药孔中喷射出来,附着在蜜蜂的身体上。
  收集了花粉,还得释放出来才算完成授粉,“嗡嗡”声又帮了大忙。蜜蜂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时,它会抓住花药,利用胸部肌肉产生的高频振动授粉。

3

蜜蜂眼里的世界长啥样?

  蜜蜂眼中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一个模样。
  在它眼里,鲜亮的花朵会在稍暗的叶子背景中显得更加突出,而且它的眼睛还能看到从花朵反射出来的紫外线,这能让它们更快更准确地找到花蜜。蜜蜂的眼睛为什么这么厉害呢?这要归功于它们的复眼结构。
  蜜蜂的颜色识别系统虽然复杂,但只有3种颜色接收器——紫外线、蓝色和绿色;而人类的是蓝色、绿色和红色。除了能看到紫外线,蜜蜂还能感知光的偏振。蜜蜂可以借用偏振光来导航,即使是在不能直接看到阳光的阴天也依然适用。
  此外,人类通常只能看到他们面前的事物,而蜜蜂几乎能够看到周围一圈的画面。它们的眼睛配备了超过300度的视野,从而使蜜蜂能够观察周围超过3/4的事物。
  尽管对我们来说,蜂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眼中的并不相同,但是对于其他一些昆虫和鸟类来说,却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它们有四五个甚至多达6个彩色光接收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接收器,它们能看见的颜色是人类从未见过的,也是无法想象的。对它们来说,人类眼中的三色世界太单调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综合科学时报、新华网、澎湃新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科学大众》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