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25 特刊-
A25特刊
  • ·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 ·展现全场景户外生活方式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加快国际交流“双向奔赴”

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语言文化体验项目”的学员体验川剧脸谱制作。电子科大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也是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35,全球超过180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中文教育项目,81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在国际教育交流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当前全球化的浪潮中,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际文化交流走进校园

  9月新学期开学后,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国际部高二学生李百果一边忙着社团招新工作,一边计划着自己今年国际交流的安排,“这学期准备去澳大利亚的友好学校进行研学交流。”
  事实上,较为频繁的国际交流活动正是石室中学国际部的特色教育之一。“5日剑桥大学来访;11日伦敦大学学院来访;18日多伦多大学(绿色通道项目)来访……”尚未开学,石室中学对外交流中心主任马辉的笔记本上就已经写下多条9月海外高校来访事宜。
  “自1979年以来,学校一直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学校保持友好交流关系。”马辉介绍,国际部培养了2000多名毕业生,很多被国际知名大学录取。
  石室中学是四川迈出“教育国际化”步伐下的一个缩影。在四川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留学中国·学在天府”品牌,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川就学。当下,四川正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一方面,促进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加强“留学中国·学在天府”品牌建设;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推动四川教育走向世界。
发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教育的国际交流,除了学生与学校间的交流外,中外合作办学也是一种重要途径。
  “借助这首诗,表达我对雨中锦官城、繁花遍地开的蓉城美景的喜爱。”7月12日,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举行2024国际暑期学校“语言文化体验项目”结课仪式,来自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Leon Russell朗诵了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Leon Russell表示,通过此次体验活动,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对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截至2021年底,全国经批准设立、举办的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2356个,其中本科以上层次机构和项目1340个,专科层次机构和项目1016个,合作对象涉及3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所境外高校、900多所中方(内地)高校。
  从这些数据来看,中外合作办学已经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态势。这种广泛的国际合作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教育资源,也促进了中外教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
  近年来,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在8月21日举行的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指出,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是改革全球治理、建设美好世界的紧迫需求,而多方携手、共同发力是实现目标的有效方式。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曹叠峰说,要发挥教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必须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他表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教育对外开放关系密切,要深化认识、结合实际、扩宽渠道、加强交流,共同推动相关工作更高质量开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