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29 特刊-
A29特刊
  • ·深度产教融合 开启数字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新篇章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成都东软学院:

深度产教融合 开启数字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新篇章

成都东软学院构建无边界、开放式、沉浸化未来校园。

成都东软学院校园。

  ▶▶8下旬,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决赛在江苏宜兴圆满落幕。本次大赛汇聚了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08全国顶尖高校的407精英队伍,超过1300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围绕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展开了一场智慧与技术的交锋。
  在这些队伍中,来自成都东软学院的智能可穿戴实验团队脱颖而出,多位学子在多个赛道中分别斩获一、二、三等奖。而这背后,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功不可没。作为四川省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高校,20年来,成都东软学院通过深度产教融合,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全国各地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应用型技术人才。
紧扣时代发展主题
推动构建无边界、开放式、沉浸化未来校园
  建校20年之际,成都东软学院为学生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新校区“东软健康园”。
  成都东软学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东软的产业背景,学校将多年来在IT教育教学方面的成果和优势,融合数字技术与艺术、健康管理、医疗科技,打造了集数字技术、智慧医疗、艺术创意、实验实训、科研教学于一体的未来校园。”
  在这里,一条“数字艺术画廊”,通过声光电艺术的探索性表达,将大数据、互联网、元宇宙空间融入创作,展出的不仅是700余件作品,更是数字艺术未来的无限可能;“医疗元宇宙研究中心”,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健康监测,认知障碍管理、营养健康与数字化康复,为未来健康科技领域注入新活力。
  随着新校区的建立,成都东软学院迈出发展新篇章的重要一步。
  成都东软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继续深入融合创新,将长期积累的IT教育优势与数字技术、艺术及健康医疗科技的最新成果相结合,开创跨学科专业建设的崭新模式。”据了解,成都东软学院将聚焦于“数字技术+健康医疗科技+艺术”的交叉融合,在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产教深度融合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持续深耕细作,促进不同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知识体系相互渗透与创新。通过不断拓宽教育资源边界,革新教学思路、内容、手段及平台,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与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推动学科跨界融合
培养数字技术、智慧医疗与艺术复合型人才
  在成都市青城山景区,古朴而现代的成都东软学院坐落于此。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前沿科技与构想,正在这里一步步变成现实。东软集团在IT领域的深厚积淀,赋予了成都东软学院特色鲜明的IT基因。
  在国家创新创业战略背景下,面对“互联网+”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学校从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到师资队伍建设,都与IT产业紧密对接,围绕计算机、数字艺术、信息管理、外语、健康医疗五个方向开展专业建设,架设起了高等教育和产业应用之间的桥梁。
  “学生在这里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就业。”成都东软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设立32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1个职业本科专业,形成以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等学科特色发展的产教深度融合特色高校。
  学校先后与微软、英特尔、IBM、SAP、惠普、思科、东软集团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教育合作关系,运用产业和行业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工具、新应用”持续更新教育教学,有50%的专任教师具有产业经验。
  在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围绕“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国际合作”三个关键词,深入推进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20余年来,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持续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健康医疗领域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还有一个本质的特征就是要适应这个社会,适应这个时代。”成都东软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成都东软学院创新性地实施了TOPCARES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五级项目设计、外语强化、小组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中心等平台,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学校构建了一支“双师双能”与国际化并重的师资队伍,利用4A柔性学习环境、先进实验群及产教融合机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基于“双循环”模式的持续改进机制,通过精准的教学评价与优化调整,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目前,学校与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都江堰市、资阳市及贵州遵义高新区等各方紧密合作,不仅助力四川教育信息化升级,还为都江堰市提供多项政府服务技术支持与创意项目,同时在遵义高新区成功实施大数据人才订单式培养,3年输送人才超200名,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与教育融合发展。同时,学校与超过300家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学校网络安全产品成果成功转化,产值超千万元。
  未来,成都东软学院还将持续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健康医疗技术等前沿领域,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繁荣与产业升级转型贡献力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成都东软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