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室之“守”:
成都石室中学
成都石室中学校史研究院
成都石室中学一角
石室中学内文翁讲经雕塑
▶▶李冰治水,文翁化蜀,被誉为秦汉时期成都最了不起的两件大事。两千多年过去了,李冰父子开凿的都江堰仍在发挥效益,而文翁创办的石室精舍依然办学不断。今天的成都石室中学,依旧书声琅琅,弦歌不辍。
2019年初,伴随着《石室诵》的声音,一份宋拓蜀石经(复制本)传递到了成都石室中学学子手中。随着《国家宝藏》第二季热播,曾经立于中国最古老学校——石室中学的后蜀残石经大放异彩,成为“史上最强教材”,成都石室中学亦被冠以“史上最强学校”之名。人们发现,这所有着2167年历史的学校,两千多年间虽有迁移与复建,但始终有着自己的坚守与传承。人们还发现,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所学校也在与时代同频共振,在求变中引领着创新。
文翁创办石室教化蜀地风尚
公元前143年,文翁为蜀郡守,兴办学校——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镌刻着这样一行字,虽然仅十余字,却高度概括了两千多年前,一件发生在成都并且影响深远的历史壮举。时任郡守文翁在成都城南修学宫,用石头建造,故称“石室”,这座“文翁石室”便是两千多年后成都石室中学的前身,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兼任学校首任校长,亲自为学生授课,为地方选拔人才、培养人才,这既是文翁办学的初衷,也成为文翁石室绵亘古今的立校之本。
文翁极富开创性的举措,为蜀地乃至全国输送了人才,对蜀地的社会风气也起到了积极的教化作用,蜀中学风渐次兴盛,学生云集鱼贯,以至于“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四川一跃而成为当时全国教育文化先进地区,班固《汉书》赞曰:“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文翁因此受到汉武帝刘彻的表彰,诏令天下仿效文翁兴办官学,将教育兴国、为国育才的办学初衷进一步发扬光大。
文翁石室开创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篇章,在接下来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学校虽然几经迭代更名,但校址未改、办学未断。
办学与时俱进勇立时代潮头
1902年,时名锦江书院的石室中学在全国率先实施并完成由科举制向新学制的变革,成为四川第一所近代公立中学,再次引领了四川教育的近代化转型。此后,石室中学锐意改革,引进新学,成为四川首个采用外语教材、聘请外教执教的学校。时任校长的张铮,顶住压力,大刀阔斧实施教育改革,奠定了今天的石室中学乃至近现代教育发展理念的基础。
至近现代,在民族需要之时,无数石室学子责无旁贷、挺身而出。戊戌变法时期,史称“戊戌六君子”的石室学子刘光第、杨锐见国难当头,支持维新变法,以鲜血警醒世人;张澜、蒲殿俊、罗纶领导四川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王光祈创立少年中国学会,用进步思想感染无数青年;李一氓投笔从戎,毅然投身革命洪流……
而当代石室,同样一直在为祖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千年名校的智慧与力量,培养了一大批爱校荣校、报效祖国的院士,他们成为物理、化学、航天科技、导弹研发、环境能源等领域的专家,为科技进步和国家强盛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天的成都石室中学,办学成果仍获社会各界好评,教育教学质量长期保持着四川省和成都市的一流水平,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等荣誉称号。
从农耕文明走向现代文明,从动荡不安走向和平稳定,从贫弱落后走向富强自信。千百年来,文翁石室总能跟随时代的发展,秉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独特的教学方法,浇灌出累累教育硕果。
立足石室文化赓续千年文脉
新时期的成都石室中学,正立足于文翁石室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散发着崭新的生机与活力。2010年9月,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扩建后的石室中学,形成了一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两区(文庙校区、北湖校区)、三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的办学格局。
而早在2009年4月,成都石室中学教育集团就宣告成立,凭借着优质的教育资源,成都石室中学作为“龙头学校”,积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时至今日,“石室集团”已有20所学校、31个办学点,实现高中、初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全学段覆盖,覆盖近六万城乡学生。此外,石室中学在线教育项目——石室祥云网校于2014年正式上线,目前已有加盟学校148所,覆盖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等省份,覆盖班级827个,惠及近百万师生。
赓续千年的石室文化,开始从石头垒起的围墙走出,再飞过红墙青瓦,汉阙飞檐,如今又走出校园、走向网络,文翁精神的传承脚步从未停歇,已变得枝繁叶茂。
教育精神薪火传承文翁石室绵延至今
田间,现任成都石室中学党委书记、成都石室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也曾是新中国成立后石室中学的第九任校长。自199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石室中学担任化学老师以来,他与石室的缘分已有33年。他曾说:“两千多年来,文明不断发展,石室办学地址从来没有变过,办学的实践从未中止过,但更重要的,是‘注重教育’的石室文化得到了坚守,一代又一代石室人对文翁教育精神的薪火传承,才让文翁石室得以绵延至今。”
时至今日,成都石室中学的教学楼上,由石室校友、著名书法家何应辉题写的校训“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格外引人注目。“爱国利民”是在清朝顺治年间提出,“整齐严肃”“因时应事”“德达材实”则由历任办学者、校长陆续确认,即爱国利民的家国情怀、因时应事的创新能力、整齐严肃的规范意识、德达材实的核心素养。
1957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石室校友郭沫若为母校石室中学题词:爱祖国爱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求真理求技艺愿增进文翁石室之光荣。1958年,他又补加了一个横幅:求实务虚。这个横匾一直挂在石室明末清初修建的图书馆——现在的校史研究院门口。昭示着石室人办学、治学、求学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学风。
1999年,国学大师季羡林为石室中学题字“古今一校,扬辉千秋”,这是对一所不忘教育初衷的学校的真实写照。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历代石室人的踔厉奋发,形成了独特的石室精神文化,正是一代代石室师生对此的坚守和传承,石室中学才得以将教育的种子和民族的希望撒向中华大地,激励着一批批石室学子成长为国之栋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旭斌 成都石室中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