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8 特刊-
A38特刊
  • ·聚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全面打造“未来校园”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现代石室之“变”:

聚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全面打造“未来校园”

成都石室中学院士学生面对面活动合影

学生户外课堂画面

入学礼

  

▶▶元前143,从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创建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堂——石室精舍开始,2167来,文翁石室,庙堂不迁,生生不息。然而,教育需要发展,同样离不开革新的教育精神,文翁石室从创建之初就带有因时应事的创新基因。当下的成都石室中学,其创新求变的脚步也从未停歇。
  新时期的石室中学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聚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不忘拥抱未来,从校园硬件到智能软件,不断尝试用新兴技术赋能教育教学。
加快形成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石室经验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作为人才培养的中上游,中学阶段该如何打好基础?成都石室中学党委书记田间认为,中学对于人才应该重点在“培养”,而不是“大浪淘沙式”的掐尖与淘汰。“教育要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学科兴趣,有教无类充分培养每一名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挖掘潜质。”
  而实际上,在近30年前,石室中学对此就开始了自己的思考,1995年,石室中学启动了课题“高层次人才基础素质培养对策研究”,提出了“专才、英才、通才”的“三才”培养目标。在10多年的研究实践后,石室中学在“三才”培养基础上开始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0年,学校立足长远,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构建并完善学校的教育课程体系。此后,石室中学一直以推动基础教育发展为己任,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面不断迈步前行,培养出一大批遍及各行各业的优秀石室学子。
  近年来,石室中学高考成绩保持高位稳定。2021年至今,学校文理科综合平均985率为71.6%,平均211率为91.7%,清华、北大等C9院校录取人数屡创新高。此外,学校通过强基计划、学科竞赛等方式,实现清北上线150人,近年来,共300人获全国联赛一等奖;27人入选省队;18人通过竞赛被清华、北大录取;4人获全国决赛金牌并进入国家集训队;14人获全国决赛银牌;7人获全国决赛铜牌;1人获生物国际银牌。
  而就在今年6月,石室中学的人才培养步伐再次迈出重要一步,《成都石室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案》正式发布,以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为目的的“钱学森班”“贺麟实验班”也正式落地石室。石室中学明确将聚焦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和创新驱动三个维度,培养有家国情怀与世界格局的未来领军人才。将通过课程引领,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开设人文类大学先修课程,增长学生知识与见识,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建设适合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助力在各领域有天赋特长的学生扬长发展。
  紧扣时代脉搏,石室中学在已有经验和基础上,正努力探索更高水平层次、更加科学系统的培养模式,加快形成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石室经验。
全面打造信息数智化的石室未来校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智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教育领域,数智化办学也成为一种新的定位和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而在2024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到“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
  成都石室中学一直顺应“智改数转”大趋势,积极推动智慧教育转型升级。2024年初,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的首批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学校)创建项目名单中,石室中学成为了全省6个高中智慧教育示范校之一。
  近年来,在硬件设施方面,石室中学紧追科技前沿,着力重构教育、空间和技术的关系,形成了智慧教育环境架构。目前,学校完成了双网融合的全光纤网络改造,拓宽了智慧教育应用的“高速路”,通过智慧黑板、电子班牌等设备的升级,持续不断地优化了智慧教育硬件环境。还将智能化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教室、图书馆、餐厅、实验室、会议室和宿舍楼等地方的终端设备,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服务中心将各设施整合,构建了教研、教学、管理一体的新型智能化校园生态。
  在教学应用方面,石室中学坚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实现课程教学的精准化和智能化。学校于2019年启动了大数据精准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学校逐步构建并完善了集教学资源库、数据处理平台、智慧教学平台为一体的大数据分析系统,使之与学生成长、学科建设、课堂教学等有机结合,全面赋能学生教学管理。
  通过该系统,学校可以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跟踪、记录、分析,并对学生学习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助推精准学情分析、精准教学研究、精准课堂教学和精准课后辅导等工作,提升课堂效益。此外,学校还可以借助“大数据”,集体研究教学策略,对于年级的共性问题,进行错误归因,探寻解决方案;对于个别班级的个性问题,优秀班级相互支招,最终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而在开展精准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还注重教师培训,大力普及平台新增功能,帮助各学科组精准把脉学生问题,实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作为一所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名校,面对数智与未来,石室中学从未停止过探索。成都石室中学党委书记田间曾谈到,到2025年石室中学要建成装备精良的智慧化校园,强化实验室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信息技术、现代化校园综合治理。“学校未来将把石室文化、石室基因融入校园建设,构建虚拟石室校园,打造未来教室、智慧化应用系统、智慧科研体系,优化智慧管理。”
2000年与40年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前行
  石室中学的求变远不止于此。在课堂之外,学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聚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同时,学校注重统筹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通过实践交流等途径,打造石室学子的第二课堂。此外,为开拓师生眼界,了解多元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自1979年以来,石室中学一直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所学校保持友好交流关系,每年接待来自欧洲、美洲、亚洲各国及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国外友人百余人次。
  古老与现代碰撞,内敛与开放齐行,专注与多元并重,石室中学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前行。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石室中学制定了《成都石室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创建中国著名与有世界影响力的卓越中学”的办学追求和“培养有家国情怀与世界格局的未来领军人才”的育人目标。
  成都以文翁兴学、千年石室为开源。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正逢第40个教师节,而无论是往前追溯2000余年的深厚历史,还是细说近40年的荣光岁月,这所千年名校的师生们,每时每刻都正在向着更加远大的目标奋力前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旭斌 成都石室中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