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1 特刊-
A41特刊
  • ·师德师风见于“心”至真至诚践于行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师德师风见于“心”至真至诚践于行

  ▶▶教育,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耕耘,而师者,则是这片田野上最辛勤的播种者。在四
  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川师大附中)这片沃土上,有这样一群师者,他们把创
  造融入教学,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他们用言行诠释师爱,托举强国一代的成长……
  
▶▶“名师创造名校品牌,名师支撑学校发展,名师造就一流人才”,川师大附中立足“三新”,不断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有灵魂、有质量、有温度、有活力的教育服务。
匠心
全国模范教师赵琳:
从身边看得见的东西入手
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当中国风巴蜀韵走入课堂,当文旅热与年轻面孔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在川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赵琳的选修课提供了一个样本。
  从事语文教学20余年,赵琳深刻体会到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但课本中的经典文学,学生们真正理解的又有多少?在赵琳看来,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应该从身边看得见的东西入手,先从身边具体可知可感的一砖一木了解文化,再上升到国家与民族层面认知抽象的文化。
  “成都这座城市,本身就是最好的阅读素材。”于是,赵琳和张俐、马晓亮老师一起,开设《锦城游——成都旅游历史文化》,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为学生讲解成都及周边著名的景点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找到归属感。
  三星堆、武侯祠、大慈寺……在准备课程的内容和架构时,赵琳和同事们查典籍资料、实地探访,在选修课中,根据每个经典提炼一个文化聚焦点,通过材料助读、景点再现、文化探究,详解成都景点的文化故事。“比如石室是崇文,武侯祠是尚智,通过每个聚焦点反映成都文化的侧面,最终呈现成都文化的整体风貌。”赵琳说。本土文化自带的亲和力,自然而然吸引了学生们,几堂课后,《锦城游》选修课成为了热门课,几乎场场爆满。
  赵琳的语文教学,不只在课堂内。“双新”双减”背景下探索新时代阅读教学,赵琳把阅读空间拓展到了课外的线上线下。早在《乡土中国》进入教材前,她就组织了针对这部经典作品的线上校际读书会;平时,她会带学生们走出校园,到现代文学大家李劼人故居参加社区组织的“菱窠读书会”,通过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的眼界,加强阅读深度和广度。此外,她还带领语文教研组团队创办了“之间语文”公众号,打造多个师生读写精品板块,构建出一个弥漫语文魅力的“磁场”,“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凭借课题研究的丰富经验和课堂教学的开创性探索,2024年,赵琳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入选“蓉城英才计划”教育领军人物,并获批第四批四川省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初心
成都市师德标兵刘兰:
不只教“书”更是育“人”
她与后浪双向奔赴
  每一代教师都会面对一个时代对教师使命的新要求,但总有不变的使命:对学生一生负责任。川师大附中高2024届语文备课组长刘兰,就是这样一位影响学生一生的老师。
  作为语文老师,刘兰一直在探索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平衡,让学生发现语文之美、之趣、之真、之广。从高二开始,她便设置了一项“个性化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适合作业。在刘兰看来,掌握学科的底层逻辑和思维更重要,她始终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是因为刘老师,我也成为一名老师。”刘兰2006届的学生梁月在2013年成为教科院附中的英语老师,并担任班主任。高中时,梁月是刘兰的课代表,毕业多年,她依旧会想起课堂上,刘老师倚着讲桌,和学生们谈论课本中、生活中那些鲜活的细节;晚自习前,同学们围着刘老师“开会”。在梁月看来,就是在这样的谈笑中,她逐渐有了看世界的标尺、做事的原则,“这就是育人教书的自然境界吧。”
  因为曾被老师身上智慧、有趣、幸福的光照亮过,梁月也想让这束光照亮更多人。“我一直以刘老师为榜样,希望让我的学生也能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教学相长,互相成就,刘兰认为,教育是和学生的一场双向奔赴,“看似我在塑造学生的心灵,其实更是自我心灵的重建。”
  三尺讲台上,刘兰教的不只是“书”,更是“人”。我只想用我的微薄之力,让学生踏上寻找真我之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这一切,需要的是“不留痕迹地爱”。
  爱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并不难,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最大的考验。打架滋事的“后进生”,因为人仗义,当上了生活委员,带领班级多次拿下“卫生流动红旗”;口吃又爱冲动的男同学,刘兰让他当语文课代表,帮他找回自信、管理情绪;因敏感自卑而叛逆的胖女孩,刘兰用理解、尊重、关心化解她心里的隔膜……在刘兰所带的班级里,“问题学生”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成为班级事务的一份子,“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重要的,是作为老师,如何去发掘和引导。”
精心
“苹果哥”陈俊嘉:
青春课堂的“灵光一闪”
让化学为生活添彩
  川师大附中高2023级年级组长、化学老师陈俊嘉有一个可爱的外号:“苹果哥”。这是因为一想到他,同学们就会想起那首歌《氧化还原小苹果》。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核心概念,如何用一种有趣又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同学们掌握变化多样的计算类型、复杂的方程式和反应规律?
  一天,这位90后老师听到窗外飘来的《小苹果》,他忍不住跟着哼了起来,哼着哼着,“灵光一闪”——何不将这欢快的旋律,编织成氧化还原的乐章?
  于是,学理科的陈俊嘉化身为词中匠人。“既要科学严谨,又不失文字之美,还要保留那份动人的旋律。”他甚至请教了语文老师,将词句的韵律进行了细致调整。
  “高锰酸钾三价铁离子,氧硫(硫酸)硝(硝酸)氯(氯气)过氧化氢,还有重铬酸钾也具氧化性,它们能氧化草酸亚铁硫化氢!”当这首《氧化还原小苹果》在课堂上响起,原本晦涩难记的概念随着旋律翩翩起舞,深深烙在学生的心中。
  不只是创作改编,陈俊嘉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把化学融入到日常中。对他来说,就连教室里的一株绿萝,也能成为很好的“教案”。
  “当时,绿萝叶片发黄了,孩子们很着急。”在课下和学生们交流的过程中,陈俊嘉了解到,他们去问花农、买化肥施肥,研究如何解决叶子“缺铁黄化”的问题。“化学不正好派上用途了吗?”陈俊嘉临时起意,调整了当天的课堂内容,围绕给绿萝治病开展《三价铁离子与二价铁离子的检验与转化》专题学习。该课例也在“2019年普通高中课堂推广活动”中绽放异彩,赢得省内外千余专家赞誉,成为佳话。
  这些“灵光一闪”背后,是这位青年教师将创造力聚焦于课堂,力争为学生呈现出立体的知识体系。
  课堂上,陈俊嘉与学生们是一起“探险”的搭档和队友:他们共同制作口红,将色彩与情感融入化学的魔法中,并让化学的触角延伸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更教会了他们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生活的艺术,让化学为生活添彩。
  在川师大附中,还有无数同样的优秀教师,他们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用心用行,点亮学生们的未来,托举起民族的复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