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当代书评-
A12 当代书评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A12当代书评
  • ·打捞生命的光
  • ·半天做家政,半天写奇幻小说
  • ·生活服务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范雨素成名之后:

半天做家政,半天写奇幻小说

范雨素

范雨素的小说《久别重逢》。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2017年4月,一篇《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刷爆朋友圈。44岁的湖北襄阳籍“育儿嫂”范雨素,用近万字自述她的前半生:初中辍学,外出打工,去北京做服务员、做育儿嫂,成为单亲妈妈,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喜欢读书,参加位于京郊的皮村文学小组上文学课,写长篇小说……冷峻又不乏幽默的文字,展现出一种向上生长的生命力,读来令人深受震动。她的自我书写并不是流水账,而是呈现出文学作品应具备的独特结构和文字风格。由此,范雨素一夜成名。
  2022年,范雨素加入中国作协,成为一名会员,有了作家身份。2023年,她的长篇小说《久别重逢》正式出版。范雨素成为素人写作成名的典型案例。
成名7年之后照常边打工边写作
  如今,范雨素已经51岁。因为出书,她得到一些收入,但她说“并不多。带来的经济帮助很有限。”
  范雨素的大女儿已经工作,但小女儿还在读书,需要她来供养。所以,范雨素现在还去做家政工作,去雇主家里做钟点工,做保洁、负责遛狗。上午干大概4小时活儿,下午时间她可以自由安排,她会在皮村的出租屋里看书、写作。有了名气,她也没有想着像一些网红那样去流量变现,“那些我不懂,不懂的事情我不去做。我还是按照过往几十年的那种生活经验做点小事情过活。”
  随着范雨素的出圈,她参加的“皮村文学小组”,也被外界更多人所知。皮村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有很多外来务工者在此聚居。自2014年秋天开始,北京工友之家在皮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立“文学小组”,邀请北京高校愿意来当志愿者的学者、教师来给打工的工友们免费上文学课,传授文学写作技艺。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慧瑜就是第一位教师志愿者。2014年9月21日,张慧瑜第一次在皮村上课。2024年5月,张慧瑜在《新工人文学》杂志上发表《文学之名:新工人文学小组十年记》,详细记述了他在皮村给工友们上文学课的十年历程。
  范雨素是最早参加“皮村文学小组”的元老级学员之一。《我是范雨素》的写作契机也跟参加这个小组有关——她认识了媒体、写作领域的人,得到约稿的机会,这才有了《我是范雨素》的刷屏。
从小爱看课外书母亲给予她力量
  1973年,范雨素出生在湖北省襄樊市(今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她从小就喜欢看课外书,8岁能看懂竖版繁体字的《西游记》,12岁之前看了《鲁滨逊漂流记》《神秘岛》《在人间》等名著。
  受小说启发,12岁的范雨素只身南下去海南岛流浪了三个月。回到家里,由于离家出走被家族的人认为太丢人,于是她就此退学。
  后来范雨素成了邻村民办老师,结果她不甘生活枯燥平凡,20岁时选择去北京闯荡。在北京结婚几年后,因丈夫酗酒、家暴,她离婚后独自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租住在东五环外的皮村。
  在打工养育女儿之余,她参加了文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写作。她给自己和女儿买书看。她发现潘家园、旧货市场、废品收购站的很多旧书,论斤买很便宜,陆陆续续买了一千多斤书。不少书都是新的,还没有拆下塑封。“一本书从来没有人看过,就跟一个人从没有好好活过一样,看着心疼。”《我是范雨素》中这样写道。
  在范雨素的生命中,母亲张先芝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张先芝是妇女主任,在村里很有威望。母亲善良,经常帮助弱者,对处境艰难的女儿也很爱护,这给范雨素很大的力量。正是因为母亲在乡村经常帮助穷苦人,成年后的范雨素在城市打工时决定,“碰到每一个跟自己一样的弱者,就向他们传递爱和尊严。”
  
  写书比打工累多了 但她一直在努力
  2023年1月,范雨素第一本书《久别重逢》出版。让人有点意外的是,不像《我是范雨素》那篇一样写自己的事情,这本书是她虚构的一个长篇故事,一部游走在历史、幻境与现实之间的奇诡之作。范雨素将自己的真实经历与历史名人的传说融合在一起,用瑰丽的文笔写出了一个虚实交织的奇幻故事。
  为何不继续写自己的真实故事,而要去写虚构小说呢?当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提出这个问题,范雨素说,如果要继续写自己以前那些苦哈哈的事情,肯定也能写,而且也会有人给她出版,但在她的理念里,“生活本来就是会有很多苦,人活着就是会受很多罪,我都不会觉得惊讶,不认为值得再多说。而且我对自己的文字能力也有足够的自知之明。这么大个中国,比我文字水平好的人太多了。但我可以通过虚构的形式去编故事。”
  范雨素坦言《我是范雨素》是应约稿要求写的。“如果我自己选择,我还是想写点能发挥想象力的东西。我从小喜欢幻想,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上课我很快能学会,基本就不认真听课,大量的时间在想一些天马行空的事情。而且我小时候在农村到处找书看,看了大量课外书、闲书,编故事对我来说不难。”
  《久别重逢》之后,有出版社编辑再次向范雨素约稿,她正在筹备。“写书很累,比打工累多了。我是那种速度慢的人,但是我每天不停地翻资料,一直在努力。”范雨素说,她还想写科幻、奇幻小说。“我从六七岁就开始看小说,八岁能看完《西游记》,我觉得就写那种有想象力的东西。想讲一个故事:有个人接受了宇宙空间里一个神秘的电磁波信号,知道他几千年来走的每一步路,他就变成古人,把那些路重走一遍。相当于把各种题材融合在一起,有点穿越,又有点科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