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四川石油大会战走出来的“通讯兵”廖宣州:
红村,三线建设时期四川“石油大会战”的指挥中心,从内江市威远站往北开车不足1小时便能抵达。近60年时间里,红村声名远扬,这里“一切为了七十亿,一切为了找油田”的标语仍格外显眼,标语下一排翻新的房屋林立,当指尖触碰其斑驳的墙壁,一段尘封的岁月被缓缓揭开。
廖宣州是红村的“活史书”,在这里守候近60年的他,是大会战期间的一名“通讯兵”,也是大会战后唯一留下来的石油职工。他亲历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整装气田——威远气田建成,也见证了川南天然气上产的大场面。近日,已经87岁的他戴着助听器,坐在自家阳台上,向记者述说那段火红岁月,时常激情澎湃。
1964年,中国地质专家在四川威远发现了天然气。根据党中央“三线建设”的重要部署,一场轰轰烈烈的开气找油大会战在四川威远、泸州等地吹响号角。
1965年,当时还是荒山野岭的威远曹家山,一下子涌进了数千人的队伍,他们都是来自石油系统的精兵强将,在那个贫油少气的时代,于一个小小的山村安营扎寨,掀起了石油会战的序幕。
从部队转业的廖宣州,跟着当时四川石油管理局的几百人大部队也来到这里。5月初,刚刚抵达山脚的廖宣州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山上山下全是搬运石头的人,他们提早几个月来到这边,整座山上修建房屋的地基已经被打好,指挥中心也已修建完毕。”廖宣州回忆道。
经历了几个月的连续作战,大部队在整座山上修建了1000多栋房子,宿舍、食堂、卫生所、招待所、印刷厂、办公室、大礼堂……密密麻麻的房子是用不规则大小的石头砌成,墙面是黄色泥巴,一条石台阶由山脚直通山顶。
曹家山成为了红村,廖宣州见证了无数石油工人挥洒汗水、拼搏奉献的场景。“那时候大家都充满了干劲,工作起来没有时间概念,一心只想为国家多做贡献。”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眼中闪烁着光芒。
廖宣州曾经是一名通讯兵,参与红村大会战后,他肩负起整个村的电话机维修等通讯保障工作。
“一个单位如果没有了通讯就失去了指挥能力。”廖宣州说,因为当时红村气候潮湿,新安装的电话两三天就不能用了,哪里电话出故障,他就山上山下到处跑,查看线路修理机器,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
红村的山腰处,一间空旷的房间内摆放着老式的木质桌椅,墙壁上则加装了布满小孔的吸音板,这是廖宣州工作过的地方——电话会议室。
石油大会战期间,指挥部每晚的电话会议十分重要,为了保障电话会议的顺利进行,廖宣州一步也不能离开。虽然没有参与钻井工作,但消息灵敏的廖宣州时刻关注着前线的进展。他记得红村传出的第一个好消息是,威2井日产气达百万立方米,整个红村沸腾了。会战以来,这里共打出气井144口,投产71口。
会战结束后,许多人陆续离开了红村,去开启新的生活,但廖宣州却选择留了下来,一待就是近60年,当年会战指挥部的团委机关办公室,如今就是廖宣州的家。
廖宣州的家门口,有他和战友们亲手栽种的香樟树,拴在栏杆上的一条小狗,陪伴着他的晚年生活春秋。当被问及为何久居此地时,他说:“很多地方也去过,我的老家自贡荣县离红村也很近。这片红色的热土,就跟熟悉的老友似的,我都习惯了,空气好、环境好,也离不开了。”
过去这里是一群人的红村,如今这里是一个人的红村。红村里的故事留在了岁月中,但红村外的故事还在发生。半个世纪以来,石油人从未放弃寻找大气田的梦想,在威远之上寻找下一个“威远”,天然气产量早早超过了70亿立方米。2023年,中国天然气已连续7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廖宣州通过报纸了解到这些行业动态,他希望红村精神源远流长。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