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独居十年,全心投入文学
周慧和自己的猫。
《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
出生于1974年的周慧,高中毕业外出打工,在工厂缝过鞋跟、装过手表机芯。通过成人高考上了大专学会计。之后到深圳工作十多年,做过办公室文员、商务助理、销售、人事经理等工作。2014年,40岁的周慧辞职,从市区搬到深圳东部大鹏新区一个叫洞背的山村租房居住至今。十年时间里,她全心投身于阅读和写作,过上低物质、简约但内心更加丰盛的生活。
在大城市辞职,搬去村里,无业,靠此前打工的积蓄生活。在世俗眼光看来,这是一段人生下坡路。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她找到了符合自己心性的生活方式。这十年里,她发现文学的光亮,成为一名优秀的写作者,重建了自己的人生秩序。这十年也成为滋养周慧、让她得以精神“重生”的一场“奇迹”。
2024年2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周慧第一本书《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新书出炉一个月就加印,读者口碑和专业评论都甚好。诗人孙文波认为,周慧的散文一点不逊色“某位著名散文家,或许还要好些。”另外一位诗人黄灿然则欣然发现周慧“能够感受日常和世界的能量,还能够把这种体验通过文字表达并输送给别人。既更新了自己的感官,也更新了读者的感官。”在周慧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她与文学,形成了一种双向奔赴的关系。透过阅读和写作,她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光。而文学也藉着周慧的独特经历和个性,呈现了新鲜生动的面貌。
洞背村风景优美,有山有海。周慧原想着在这儿歇一阵子再去上班,可是这一歇就是10年。周慧形容自己在村庄缓缓躺下,“像一个准备泯灭于众的老人,又像手无寸铁的婴儿。再后来就不想回去了,也回不去了。”
推倒以往生活模式之后,一种崭新的生活被建立起来。她种菜、爬山、健身、养猫,跟邻居们相处友好。更重要的是,她有了大把的时间用于阅读和写作。她发现,只要自己好好看一两本书,就会觉得换了一个新我,内心变得很有力量,无畏无惧。
为了训练自己读懂更多好的文学作品,周慧会用看起来最笨的方式一点点地接近这些文学作品,比如背诵一些诗作,就是为了弄通它们“究竟好在哪里,怎么来的”。慢慢地,她发现自己能看懂严肃小说了,“三四天里,伴着书中的各个人物走完他们一段或全部的人生,感受其中的丰美、复杂、绵密、契阔,阅读像是日常生活里一条鲜为人知的捷径,你找到它,越过障碍攀上去,它会送你到山顶,你瞬间拥有俯瞰的视觉。”
输入一旦多了,就会想要输出。在窗口眺望的山和海,村庄和故人,远逝的青春和身处的中年,阅读带来的愉悦……她把这些都写成文章。慢慢地,她发现了阅读和写作的力量很神奇,“写作是我的翅膀,它让我从日常里起飞,也是我的锚爪。看着时代洪流里所有人都在进步,只有我在往后退,内心忐忑和怀疑时,写作让我觉得小有建造而安然。慢慢,它成了我内心的支柱。我的平静、坦然、骄傲都来源于此,我眼里的光,也是。哪怕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我也坦然接受。”
不上班的生活,周慧形容“拥有无穷无尽的自由确实是灾难,不可能摆脱,你得每时每刻往里填东西,你很清楚你就是由这些东西组成的,你得负责。全责。”有一段时间,周慧用健身运动来帮助重建生活的秩序感,“至少七天里有五天,我会在下午结束前起身,把自己押往健身房。”
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周慧也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表达,“人终其一生都被两种完全相反的驱动力操纵着,一种是对陪伴、爱以及所有能让我们亲近的关系渴望,另一种是对独立、孤单和自由的向往。我天生孤僻,加上后天缺乏认识,在前一种上屡败,只能对后者投入心力。”
周慧的“素人写作”在题材上其实不具有稀缺性,她写的全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其实这要写出新意更有难度:不在题材取胜,只能在文字上下功夫。这也是为什么她的写作得到诗人们的认可:那是可贵的文学性或曰文字天赋。诗人黄灿然高度赞赏周慧的文字,并向文学圈推荐:“具有诗的直觉力和直观力。她的语言都是自己努力表达的,而不是套用现成的陈词滥调。”
《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出版之后,周慧做过十几场新书分享活动。总有读者跟她说,特别喜欢她的文字,有的读者还会哭,从书中摘出来一些片段,诉说自己如何从中得到鼓舞和激励。这样的反馈最让周慧欣慰:“原来写东西是有用的,能给人带来一些安慰甚至改变。尤其是女读者,她们应该是从我身上看到一种可能性:勇敢过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虽然出了一本书受到好评,但周慧还不认为自己已经是作家,“我只是这本书的作者,花了些时间,写了些关于自己的文字,这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我想,如果命运仍然像之前那样眷顾我,贫穷而不贫苦,单调而不枯燥,善良的人们仍然愿意帮我,让我有第二本第三本书的话,那时,我会承认,我是作家。现在,还远远不是。”但她确定的是,“未来我一定会继续写,不管出不出书。因为我会认真生活,而且爱上了阅读。只要还能阅读,写作就一定还能继续。”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图片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周慧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