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互动-
A9互动
  • ·天府之国滋养了三星堆想象力、创造力
  • ·“他完全是一个世界考古学家的视野”
  • ·超149万人次聆听李水城教授细说古蜀文明的形成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李水城教授对话传习志愿者

天府之国滋养了三星堆想象力、创造力

10月18日,李水城教授现场解答青年传习志愿者杨丽钰的提问。

10月18日,李水城教授现场解答青年传习志愿者杨丽钰的提问。

  人类迁徙路线和古蜀文明形成有何关系?三星堆文物的背后,讲述着哪些神秘故事?
  10月18日下午,名人大讲堂“古蜀文明季”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迎来收官之讲。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水城从人类迁徙路线的角度出发,讲述古蜀文明形成过程,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李水城认为,迁徙是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的常态。对中国而言,迁徙主要体现在中原地区史前文化向西北地区发展的过程,三星堆出土的众多文物,也证明了周围地区跟成都平原地区有文化的接触和交流。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意犹未尽,来自西华大学的几位传习志愿者现场向李水城教授请教。
  第一位传习志愿者是美术与设计学院的郭晨羽,她向李水城教授提问:作为古蜀文明的标志,三星堆遗址展现了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交流与互动,这对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研究有着怎样的意义?
  “虽然我之前讲到文化发展进程时,是中原地区通过西北,然后进入到川西北,但这个发展进程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地区,而且有相当一批人沿着青藏高原的东路继续向西南地区扩散,一直进入到长江流域。”李水城介绍。
  黄河和长江是中国的两大河流,也是中国南北的两个重要中心,从北方的旱作农业到南方的稻作农业,这是两个不同地理文化区的东西。两个文化沟通了以后,对于加速史前时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和文明化进程,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后来进入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包括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阶段,它实际上都是南北东西的一个文化交互的结果。“中原地区就像一个文明的花蕊,周围是不同的花瓣,围绕着这个花蕊,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这样一个独特核心区和具有代表性的东方文明的民族代表。”李水城教授以花朵举例做了总结。
  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杨丽钰关心的,则是三星堆分布区域主要在哪里?其延续时间有多长?
  李水城根据现有的研究测算作答:“三星堆文化最早的年代,应该距今3700年左右,也就是相当于夏代的晚期到商代的早期这个阶段。它的发展一直到金沙阶段,相当于进入西周纪年范围,距今3000年前后,这是三星堆文化大致的发展跨度。”关于三星堆文化分布的核心区域,他说,“应该在成都平原这个区域。而今天学术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教授您好,请问在古蜀文明发展过程当中,三星堆与其他文化有一些交流,但它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一些特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梁智强问道。
  李水城说起了蜀地出土的汉代说唱俑。“非常有趣,非常有文化气息,在其他地区见不到这样生动可爱的艺术造型。”而关于三星堆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提出了个人看法,生活在天府之国的人所占有的这个地区,给他们提供了这些养分。
  最后一个问题是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杜川提出的。“请问从人类迁徙和文化交互的角度来看,三星堆文化在当时的世界文化中是怎样的一个地位?”
  李水城高度赞扬三星堆的青铜铸造技术,“至少在青铜时代,三星堆是独树一帜的,在整个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的。”而西亚、希腊、埃及等地的文化也各有其特色,“这些特色是一个地域文明所特有的。所以它是独树一帜的,是其他地区所见不到的。这也是我们希望下一步继续深入探索的一个内容。”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叶 摄影 陈羽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