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宽窄巷-
A12宽窄巷
  • ·张曼菱研究西南联大再推新作
  • ·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张曼菱研究西南联大再推新作

“捕捉、呈现刚毅坚卓之精神”

2001年10月,张曼菱在北京采访杨振宁先生。

《聆听:西南联大访谈录》

《回望:西南联大沉思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抗日烽火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南迁昆明,共同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在躲避空袭、奔波流离的同时,西南联大仍然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的人才: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许渊冲、何兆武……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其历史馨香延续至今,引发一代又一代读者的了解兴趣。
  学者、作家张曼菱持续不断追踪、深入探寻西南联大的历史足迹与精神内涵。从1999年至2009年的10年间,张曼菱采访了西南联大师生及相关人物200多位,形成了蔚为大观、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视频和文字资料。她的采访对象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哲学家任继愈,社会学家费孝通,数学家陈省身,植物学家吴征镒,“两弹一星”研发功臣朱光亚、王希季等大师级人物。
  

抢救性采访
收获不可再生的绝版史料

  这些采访成果陆续以纪录片、光盘和数据库、著述图书等多种方式呈现。2003年,以访谈素材剪辑而成的五集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问世,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出,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2004年,为了使这批资料得到集中妥善地收藏,张曼菱将访谈的磁带送给北大图书馆收藏。2007年,《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近900分钟的光盘成品问世。2018年,这批访谈视频资料的原貌,由中华书局进行数据化处理,整理编制成“西南联大访谈数据库”上线。
  张曼菱采访的西南联大学人,在自己的领域内皆是卓越杰出人物。她努力赢得对方的信任,抓住他们各自最精彩的点,让他们讲出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我必须把握每个人在这段经历中那些重要的细节和故事,这是打开老人心与史的钥匙。”采访时,有些人一开始不轻易说,然而一旦开口一讲就是几个小时。身边的工作人员提醒张曼菱,“电池不够了,磁带不够了。”但张曼菱意识到,“这是一个历史的出口,机不可失。”于是她毅然撒手,“不惜工本”地进行超时采访,敞开让他们讲。
  张曼菱后来也庆幸自己的这一决定。因为她所采访的对象,大都年事已高,有的在视频整理过程中相继辞世。抢救性采访带来的收获是不可再生的绝版史料。张曼菱的采访成果,为当代人认识与研究“西南联大”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
  

了解西南联大
不能停留在“形”上

  2024年7月,《聆听:西南联大访谈录》(简称《聆听》)与《回望:西南联大沉思录》(简称《回望》)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张曼菱自《西南联大行思录》(2013年由三联出版)之后的“西南联大”题材图书作品。10月12日,2024天府书展主会场,商务印书馆举办了一场“追寻西南联大的形与神——《聆听》《回望》”新书分享会。张曼菱到场与《发现李庄》《李济传》作者岱峻展开了一场对谈。
  随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到张曼菱。在这次采访中,张曼菱多次感叹,透过“西南联大”这段历史事物,她与“一群熠熠闪光的灵魂”相遇,收获巨大的精神能量,她愿意不遗余力转达给更多的人。她还特别强调,了解西南联大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形”的津津乐道上,比如当时的地方风物、学习风气等,更重要的是,捕捉到西南联大蕴含在校训“刚毅坚卓”之中的“神”。

对话
张曼菱:“那真是一群熠熠闪光的灵魂 ”

  张曼菱,昆明人,1978年考入北大中文系。1982年,在《当代》杂志发表中篇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后来被拍成电影《青春祭》。毕业后,她先到天津作协,成为专业作家。之后,她的家乡云南将她“人才引进”。回到故乡后,她致力于对“西南联大”历史资源的抢救、整理和传播至今。

赞叹杨振宁“脑容量惊人”


  记者:你在做纪录片、视频库之余,还把你访谈西南联大的成果出版成书。虽然现在是一个影像、视频通行的时代,但文字方式的呈现还是有其不可替代之处。
  张曼菱:你说得对。我这次出的两本书《回望》《聆听》,内容比纪录片要丰富得多。我所采访的那些人,他们对我表达了非常大的信任。他们肯定是希望我作为中介,把他们表达给我的东西,通过合适的方式,完整地传承回馈给社会。
  记者:跟杨振宁先生聊4个小时,至今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什么?
  张曼菱:我们从上午9点半一口气聊到下午1点多,整整4个小时。杨先生真是脑容量的巨人,回忆起往事,非常有条理,逻辑清晰,有清晰的时间线,表现出对历史节点的超强记忆力。在他的记忆里,每一件事的前后逻辑顺序都非常清楚,甚至能回忆起当某件历史事件发生时自己的心理活动。同时他还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他善于捕捉细节,善于表达,栩栩如生。比如他讲有一次日军来轰炸后,房子、衣服什么都被废墟埋进去,什么都被砸烂了,却有一篮子鸡蛋完好无损。

研究西南联大得到季羡林鼓励


  记者:在外人看来,你非常适合做西南联大相关的课题:你是昆明人,曾以云南省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你自己觉得呢?
  张曼菱:我自己也是这样的感觉。我从小就对西南联大不陌生。从童年起,父母就总在我耳边讲述一些他们深切怀念的小故事。我父亲曾是富滇银行的职员,时常去联大听教授们讲课。我母亲是昆明女中的学生,她的老师就有一个是西南联大的学生,靠教书勤工俭学。我1978年考入北大后,非常关注西南联大。1998年,我准备启动西南联大历史访谈纪录片项目时,曾到北大朗润园请教季羡林先生,我能不能做这件事。季先生给我极大鼓励,他说:“你是北大的,又是云南人,你可以做。”

捕捉生命智慧和能量滋润当下


  记者:看《聆听》《回望》这两本书,我发现,里面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普遍有单纯、纯粹的品格,遇到困难能乐观积极应对,相信世界会变好。
  张曼菱:我最大的感受是,那真是一群熠熠闪光的灵魂!卓越的杰出的人士,绝对不仅仅是成绩优秀,他们的生活思维方式,也有很多非同一般之处。他们的智慧,在谈话中随处可见。我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深受启发。比如我去天津采访数学大师陈省身,坐在轮椅上的陈先生邀请我们摄制组前往他家书房。在书房里聊到兴处,谈到一本书架上的书,陈先生突然“哗”地从轮椅上站起来,起身找到这本书递给我。我大吃一惊。他笑着解释说自己坐轮椅只是为了节约精力。像陈先生这样专注于大脑和精神的强烈活动的人,减少其他消耗、分心以及风险,延长生命活力,保障脑力劳动和讲课所需,是明智之举。这也提醒我,一个人要善于守住你的那点精力,用在刀刃上,那是你的生命财富。
  记者:现在关于西南联大的话题,在不少年轻人那里也很受欢迎。你觉得,这段历史中的精神营养,对现在的年轻人过好当下自己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滋润和启发?
  张曼菱:采访这么多人,我自己从中获得了很大的精神滋养。比如我更深刻理解了何为“坚卓”。其实就是超脱、超拔出一般人的所见。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不要忘记仰望星空。对于年轻人,我想说的是,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具体目标追求。但在这些之上,还应该有一种信心,相信世界和未来会越来越好。有了这些作为强大的内心力量支撑,才不会为了一时一事而过度烦恼痛苦,才可能做到“刚毅坚卓”。这种力量,可以向历史去寻找。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王皓润 图片由张曼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