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专家:要注重文明互鉴的创新性保护发展
桃坪羌寨美景。理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北京时间11月15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正式公布,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村成功上榜,这也是四川首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联合国旅游组织自2021年起发起“最佳旅游乡村”评选,旨在促进旅游在重视和保护乡村及其相关景观、知识体系、生态和文化多样性、本土价值观和活动以及美食方面的作用。
此次我国申报的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岗村、浙江溪头村、山东烟墩角村7个乡村入选,是本届入选乡村最多的国家。至此,我国的“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5个,居世界第一。
桃坪村隶属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桃坪镇,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桃坪羌寨被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是全球保存最完整的古羌碉建筑群。碉楼是整个寨子的标志性建筑,现存两座9层碉楼——陈家碉楼和杨家碉楼,是现存最完整、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于一体的建筑群,它们承载着防御与居住的双重功能。寨内家家相连、户户相通和四通八达的地下水网形成了水陆空三通的空间布局,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迷宫之中,又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
理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称,桃坪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国家级非遗“羌年”、省级非遗“碉楼营造技艺”“口弦”、州级非遗“羌族仪式歌”“挂红习俗”“羊皮褂制作”等在此传承。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临近村寨的羌族人民都会聚集在桃坪羌寨,盛装打扮,赛歌赛舞欢度羌历新年。
目前,桃坪村还将碉楼营造、羌绣等非遗技艺开发成了研学产品,自己动手砌一座小碉楼,绣一个小香包,也成了热门业态,羌绣T恤、包包、剪纸台灯、纳吉纳鲁盲盒等衍生品和文创产品大受国内外游客欢迎。
记者了解到,桃坪村正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引进优质项目。目前已落地桃坪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项目,将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为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在保持现有经济优势的基础上,桃坪村将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通过打造演艺剧目、非遗街区、特色民宿等多种旅游产品,呈现“一剧”“一街”“一群落”“一停车场”四大核心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在桃坪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华珍有间工作室。多年来,她致力于藏羌织绣的传承与发展,创作了一系列民族特色鲜明、刺绣工艺精湛的藏羌织绣作品。她还开办了藏羌织绣技能培训班,带动当地村民在家实现就业。“桃坪村获评最佳旅游乡村,我很高兴,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藏羌织绣,感受非遗的魅力。”杨华珍说。
“桃坪村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是乡村文化中国特色和中国高度的体现。”11月15日,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小波告诉记者,这首先体现了生生不息的连续性,岷江流域是著名的藏羌彝文化走廊,五千年前的古羌之路、彩陶之路从黄河上游南下而来,从未间断。
同时,还体现了历久弥新的创新性,山间河谷中的村寨,是巧夺天工的建筑瑰宝,梁思成先生说西方多石头建筑,中国多木头建筑,以地中海天然火山灰做的粘合剂是西方建筑的重要原料,但羌寨建造技艺高超的石砌碉楼改写了中国建筑史。
桃坪村获奖后,接下来该如何保护传承羌族文化备受关注。李小波认为,应从五大路径实施。“要做好整体性保护,羌寨是古代人居环境和建筑的典范,要保护好从山川形胜到总体景观结构,到建筑风貌的完整格局。”李小波说,同时要注重全时段保护,五千年以来,经历了先秦彩陶之路、汉代丝绸之路河南道、唐宋茶马古道、元明藏羌彝走廊的变迁,每一个时段的文化面貌是有机连续的生命体。
活态保护传承也应得到重视。桃坪村众多的非遗,体现了山河记忆,祖先崇拜,生命赞歌,天地生民的文学典籍、天文历法、建筑技艺、羌族歌舞、羌年节庆等,需要建立完善的羌族文化保护区、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传承人制度。
“文旅融合的创新转化方面,应打造羌寨的观光、度假、研学、文创、节会等丰富的产品,以文塑旅,在体验性、参与性中了解羌族文化,形成文化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李小波说,还要注重文明互鉴的创新性保护发展,利用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的契机,请进来走出去,以羌族特色、中国风范、国际视野,在世界文明互鉴舞台上展示独特的民族风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