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深圳福田区乘坐地铁10号线,约一个小时即抵达甘坑站。徒步20多分钟,就到了三面环山的“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的甘坑古镇。看见一家小店的招牌“小隐隐于市”,心想,这几个字太像这个客家古村落的真实写照。
深圳带“坑”的地名比较多,如白泥坑、金银坑、黄泥坑、杨梅坑、老虎坑、万年坑、大水坑、松子坑、南山坑、桔子坑、烧炭坑、汤坑等。“坑”有“低洼地”的意思,这些带有“坑”的街巷、村落,大都处于地势较低的位置。甘坑安静地躺在三面环绕的山丘牛尾岭、雷公顶、高顶背的怀抱里,汩汩山泉、潺潺溪水顺势而下。
在甘坑蜿蜒、错落的街巷徘徊,间或遇见身着唐装、汉服的少女。黄葛树、三角梅、蓝花楹、凤凰木点缀着房前屋后。古井、关帝庙、家风家训馆,藏着光阴的故事。一个院落的木质门框上“七都一一六”的字迹引人遐思。
甘坑村兴起于明末,居住于此的瑶族人初称“赤竹寨”(因山上盛产竹子),后又称“柑坑”(因山上有野生的油柑树)。《新安县志》记载,明末新安县分“3乡7都57图509村”,甘坑属第7都第116村。清康熙年间,第四次客家大迁徙,一支广东梅州客家人经过这儿,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甘坑吸引了他们,于是停留下来,造屋、耕种,繁衍生息。因为溪流纵横、泉水甘甜,后改称“柑坑”为“甘坑”。
隐于都市的甘坑,因为甘泉、翠竹而充满生机。穿行在狭窄的巷子、土楼、围屋间,看到几个少年在师父的指导下,学习破篾、织帽箔、弥帽。甘坑山丘上的单竹,竹头竹尾一样粗大,每节长1米,易开篾。师父的绝活是用牙“撕篾”,竹篾需多薄牙就能撕出多薄。
客家女戴凉帽的习俗,可上溯到一千年前的北宋。“乌台诗案”发作,苏轼被贬谪惠州,岭南阳光炽热,苏轼不忍爱妾王朝云顶着烈日忙于生计、打理庭院,便发明了美观实用的遮阳凉帽,人称“苏公笠”。清道光年间举人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惠州嘉应妇女多戴笠,笠周围缀以绸帛,以遮风日,名曰苏公笠。”
清嘉庆年间,甘坑客家人从福建长汀府师父那里学来凉帽制作手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甘坑凉帽通过广交会销往东南亚和英国、荷兰,受到华侨华人追捧。如今,“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座方形炮楼映入眼帘,这就是被深圳市龙岗区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的“甘坑炮楼”。这座弹痕斑驳的四层炮楼建于1919年,由炮楼和三排排屋组成,炮楼四面有瞭望窗,顶层有射击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恰似一幅仿真油画。炮楼展室里,一件件饱经沧桑的老物件、一张张生动的图片,一行行深情的文字,记录着甘坑客家人的文化传承。
牛尾岭绿道曾是旧时的驿道。300多年前,东莞、观澜的客商去罗湖、九龙和香港,必沿这条驿道经过甘坑。文献记载,民国初年,甘坑一带土匪、盗贼横行,最多一次有上百土匪夜袭甘坑实施抢劫,甘坑村民拿起土枪鸟铳殊死抵抗,击退土匪。此后,家境殷实的村民带头出资修建了甘坑炮楼和排屋,在炮楼安排岗哨24小时瞭望,遇上土匪来袭,就拉响警报,凭借坚固的炮楼和土枪鸟铳抵御土匪。高耸的甘坑炮楼成了甘坑人的“守护神”。
明代风格院落“二十四史书院”静静地伫立于甘坑一隅。几个小学生在安静地写生。我独自一人在书院中穿梭,再次感受到甘坑“小隐隐于市”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