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要闻-
A6要闻
  •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种菜、种好菜
  • ·锦江区智能网联跑出“加速度”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深耕田园30年,“蔬菜博士”书写“逆旅人生”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种菜、种好菜

罗通健察看嫁接茄苗健康状况。受访者供图

  12月5日下午,罗通健走进一家咖啡馆,点了一杯菊花茶。他选定靠窗位置,掏出手机,远程巡检28公里外的川东北蔬菜育苗中心——每年,这里都要培育30多个蔬菜品种。
  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四川省优秀农民工……罗通健获得过不少荣誉,在“老家达县”众多菜农口中,“蔬菜博士”这个称号,总能让他会心一笑。
  “除了务农种菜,我还有很多职业选择。30年了,我唯独喜欢种菜。而且,还会一直种下去。”蔬菜,承载着罗通健浓浓的乡情,也见证着他深耕田园30年的“逆旅人生”。

打工仔与田园梦


  “在达州市河市镇读初中的时候,我每天4点多起床,用背篼帮父母背蔬菜上船,再坐送菜的木船到场镇。”40多年前,晃晃悠悠的木船,就这样载着罗通健,迎接从睡梦中醒来的乡村,看着州河两岸周而复始的四季变换。
  1994年,罗通健初中毕业。他跟同乡去了浙江打工,包吃包住,月工资200元。“心理落差很大。”身在异乡,那些关于田园生活的美好记忆,时常出现在梦里,罗通健说,“我觉得还是老家好,一直想逃离,回家种菜”。他工作勤奋,悟性强,肯钻研,老板舍不得他离开,送了一块耕地让他种菜,想通过这种方式把他留住。有了种菜的耕地,罗通健果然没有走。
  “我的工资全部用来买书了,只要是和种菜有关的,我都要买来看。打工两年,我很快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1996年,罗通健辞掉工作回家种菜,魂牵梦萦的田园梦终于变得触手可及。
  “年轻人不打工挣钱,跑回来种地,能有多大出息?”回到河市镇老家种菜的罗通健,不被父老乡亲理解,甚至有人冷嘲热讽。“种菜、卖菜,非常充实,也很快乐。”那几年,罗通健跟着父母一起,经营着老家的几亩菜地。

100亩与100万元


  回家后,罗通健给自己定了个远期目标:种100亩蔬菜,赚到100万元。
  引进新品种,提升总产值,是他逐梦的第一步。1997年,罗通健带着周边村民,从重庆集中引进一批新品种菜苗。然而不到一个月,全村数十亩菜苗都生病了,试过多种办法都不奏效,没人知道原因。
  “有天晚上,我打着手电筒走进自家菜地,从菜叶上发现几个虫蛹——病因找到了,是‘南美斑潜蝇’惹的祸。”罗通健回忆道。借助自学的知识,他对症下药,不到一周就治好了这种病。“我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老乡们,帮大家及时挽回了损失。之前质疑我的那些人,开始对我刮目相看。”说这些话时,罗通健眼中有光。
  即便如此,在父老乡亲眼中,罗通健依然是个“不可理喻”的人。“赚到钱以后,我就全国各地跑,到处学技术,再尝试搭建日光温室,专攻育苗技术。2000年遇上洪涝灾害,温室被冲垮,前期投入都打了水漂,很多人来看我的笑话。”罗通健不甘心,把所有积蓄都投入钢架棚搭建中,他咬定当年定下的目标,坚持投入,最终用钢架棚培育菜苗获得成功。
  积累经验后,他召集3个志同道合的同乡,共同出资14万元,决定到离老家20公里外的大堰镇,开辟100亩蔬菜种植基地——当年做过的梦,罗通健始终记在心里。2007年,基地投用的第二年,他们凭借精准的市场预判,靠种植茄子净赚30多万元。

创业与创新


  早在2008年,罗通健就在大堰镇发起组建合作社,无私地为当地菜农传授蔬菜核心种植技术。“重庆、成都、绵阳、达州以及山东等地的农科院,都有专家为我们提供技术服务,四川省农机研究院还为我们提供了专用农机研发、改良等技术支持。”罗通健介绍,通过多年摸索,他们总结出多套适合川东北自然环境的育苗、壮苗经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川东北蔬菜育苗中心,每年要培育30多个蔬菜品种,“春提前、秋延后”等生产技术更加成熟。
  茄子长季栽培、黄瓜双断根嫁接、番茄套管嫁接、潮汐式漂浮育苗……罗通健在蔬菜种植领域深耕30年,现已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有了自己的“科技与狠活”,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博士”。他创办的通健家庭农场,成为“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农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
  2018年以来,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罗通健筹资新建1座100吨的蔬菜保鲜储藏库,实现蔬菜全年有序上市无断档。如今,合作社成员达到151户,基地面积超过1000亩,年产时鲜蔬菜4000多吨,蔬菜净产值达600余万元。
  “只有把我们创新创业的成功经验,无私地、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广大菜农,我的人生才有价值。”近年来,罗通健与大堰镇多个行政村的村集体合作,探索建立利益共享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较高价格租借村集体土地,让村民就近务工获报酬、参与种植学技术,让种植户通过“入干股”的方式,享受年底“集体分红”。
  罗通健说,他这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种菜、种好菜。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