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优化再贷款政策、深化财金互动……
12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有关政策及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
截至11月末,银行机构对四川省5067个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企业和项目实现融资对接全覆盖,签订授信合同479亿元,已发放贷款91亿元……
这是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12月12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有关政策及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当日,该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黄全祥、四川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劲松、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文莉、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刘菊蓉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联。我们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统筹考虑、一体推进。”发布会上,黄全祥说,6月,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联合四川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7部门印发《关于提升制造业贷款占比支持四川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对四川省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具体来看,在激励企业投资方面,财政等部门安排30亿元财政奖补和单个项目1000万元以内的工业投资资金激励,促进工业企业投资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7.8%,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
在激励金融机构贷款方面,采取贷款投放奖励、贴息、再贷款支持等措施,增强金融机构投放意愿和能力,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比如: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到28%以上的银行机构,省级财政按贷款余额增量的0.2%给予奖励。同时单列15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创设“链安贷”政策性产品,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制造业小微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截至10月末,已引导撬动银行发放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154亿元。
“10月末,全省制造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5.4%和20%,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4.5和9.1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贷款户数达到3万余户,较年初增加2300多家;制造业企业贷款平均发放利率3.59%,同比降低0.46个百分点。”黄全祥说。
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人民银行四川分行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如何?对此,黄全祥表示,在政策措施方面,除了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外,还配合科技部门做好企业“创新积分制”应用推广,实施“央行资金+创新积分贷”专项计划,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实现“积分变信用、积分换信贷、积分降利率”。
目前,有关银行已向创新积分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超400亿元;其中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71亿元,贷款平均利率3.7%,信用贷款占比达40%。
在工作机制方面,深入开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星辰计划”,建立科技金融联动机制,积极推动金融机构落实科技金融政策,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建立政银企协作对接和信息共享机制,动态更新科技型企业和科技项目融资需求库等,组织开展线上线下融资对接,助推1.1万余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支持。
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工作举措,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便利度和可得性明显提升。据监测,10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8909.53亿元,同比增长20.51%,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10.1个百分点。
“在支持制造业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同。会同各有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优化‘技改贷’政策产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设立‘设备更新贷’政策产品,支持企业小批量、小频次的单纯设备购置,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发布会上,李文莉说。
具体来说,首先围绕生产线整体升级改造、智改数转、环保技改、安全生产技改、微技改等五类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项目前期贷”“设备技改信用贷”“设备技改抵押贷”“供应链融资”“设备直接融资租赁”“设备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等线上线下专项产品,构建以“全周期、多融通、数智化、可定制”为特点的“技改贷”和“设备更新贷”。
其次是建立银企对接机制。通过完善滚动推送机制,定期将纳入“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储备库”中的项目,向合作金融机构进行推送,由合作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筛选确定项目及额度。
此外是鼓励市(州)结合实际统筹制定辖区内相关“技改贷”“设备更新贷”支持政策;同时,加强财金互动。省级财政采取“贷款贴息、保险增信补贴、融资租赁补贴”等支持措施,对自2024年1月1日起,企业取得“技改贷”“设备更新贷”的项目,按照年利率1.5%给予一次性不超过1年最高500万元的财政贴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