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我们探索历史的进度条“刷新”到了哪儿?
  • ·自贡第六届原创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回顾2024年四川文博大事件

我们探索历史的进度条“刷新”到了哪儿?

2024年3月23日拍摄的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从高原秘境到繁华城市,从山野到河川,历史埋藏于此,是前人存在过的凭证,也成为后人追问来处的依据。在2024年的四川文博大事件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发?
  从12月17日开始,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2024名人堂·年度人文榜”正式开启,聚焦文化与娱乐两大领域,盘点最亮眼的人文作品。根据封面智库热搜数据、行业热点、社会影响等多元角度,最终形成年度七大榜单,其中就包括文博大事件榜单。回顾2024年,四川有哪些重要的考古新闻发布?我们探索历史的进度条又“刷”到了哪里?文博大事件榜单带你先看一步!

从石头里
看到人类迁徙的壮阔史诗


  2024年,四川考古成果有目共睹。举世瞩目的稻城皮洛遗址、资阳濛溪河遗址、四川三星堆遗址陆续刷新着人类探索历史的进度条。
  2021年,皮洛遗址曾被认定为最早距今超过约13万年。经过连续四年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研究工作,59个光释光样本,将皮洛遗址的年代推至距今20万年。
  另一边,成功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并进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的濛溪河遗址,用出土石器、动物化石、极为珍贵的植物遗存等,勾勒出远古人类栩栩如生的生活生产画面。距今7万-5万年的古人类,他们吃什么?用什么?他们是否已经有了精神和艺术的追求?考古成果已能够回答这些疑问。于2024年新落成的濛溪河小型陈列室,将这一成果惠及公众,探索出一条考古遗址活化利用的创新路子。
  除了上述两处遗址,遂宁桃花河遗址再次更新成果。最早距今约35万年的测年结果,让它“后来居上”,成为四川又一极重要的旧石器遗址。

三星堆科学发掘90周年
重大考古成果屡屡上新


  1934年,三星堆遗址开启首次考古发掘,至2024年,三星堆考古发掘工作已进行了90年。
  今年,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发现玉石器生产和加工场所,其年代为商代中期,距今约3500年至3400年。一系列新的考古证据还表明了距今3000多年前,三星堆古城已有清晰城市规划。
  三星堆的考古成果陆续面世,展示利用环节便不能停。7月23日,三星堆修复成果展在三星堆博物馆正式开幕,近90%文物均是首次和观众见面。首次展出的完整象牙、首次展出的青铜瓿、保留了断裂口和敲砸痕迹的青铜器、通过AI展示的修复后的青铜神树,昭示了四川考古文物修复理念的与时俱进。
  而在迎来90周年发掘纪念之际,未来三星堆-金沙遗址应该怎么“挖”、怎么研究、怎么理解,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启动仪式的举办,让考古工作有了清晰的前路。

盐源老龙头墓地“一枝独秀”
论坛、讲座、新书带公众走近考古

  同样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的,还有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六千多座墓葬、统一规划的墓地、从商周延续到西汉的遗迹、或属于女性的铠甲、神秘的枝形青铜器……这处目前西南地区同时段体量最大的墓葬,正在为世人揭开“一枝独秀”的盐源青铜文明。
  2024年,亦是我国推进文物“四普”工作的重要一年。截至目前,四川省复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538处,复查率达90.5%,不可移动文物59033处,数量居全国第二。星罗棋布的文物资源,描绘出四川悠久的文化和历史面貌。
  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议“保护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主题;“名人大讲堂”之“古蜀文明季”和“蜀道文化季”的举办;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领队刘志岩所著《江口沉银考古手记》的出版;“金石为开——成凉合作二十周年考古成果展”以及“新时代成渝双城城市考古成果展”的开幕,均成为公众了解考古的另一个视角、另一种方式。

春节、羌年、李子柒
点燃一把名为“非遗”的火


  这一年,一把名为“非遗”的热情之火,在2024年年末被点燃。
  停更了三年之久,全网平台粉丝数量仍保持在千万以上的“中国风”博主李子柒强势归来。连续三更的视频,将成都漆艺、蜀锦这两项四川代表性非遗推上热搜。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于北京时间12月5日顺利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非遗版”的春节!
  在春节申遗成功的第二天,羌年也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自2008年经历地震创伤后,长达16年保护工作的成绩,已经显而易见。
  这也意味着,有人坚持了许久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终于被看到。
  2024年已近尾声,哪些文博大事件曾让你有所感触,难以忘怀?欢迎来封面新闻客户端留言与我们互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