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不断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 ·到2030年四川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
  • ·(上接03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吹风会

到2030年四川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

  1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有哪些目标任务?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12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吹风会。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商务厅、四川通信管理局、省社科院有关负责同志就《实施意见》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提出两阶段目标
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


  “《实施意见》提出两阶段目标。”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据局局长顾红松介绍,一是到2027年,数字经济总量及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开发利用和交易流通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建成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战略支点,算力总规模达到40EFLOPS,培育一批国家级数字科技创新载体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据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二是到2030年,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全面建立,数据资源化、要素化、价值化体系更加健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
  为确保上述目标落地落实,《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一条主线”,统筹“三个建设”,即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数字四川、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建设。提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数字新技术新赛道以及全面推进数字化赋能4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包括促进数据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加快培育一体化数据市场、强化数据安全治理等15项具体任务。同时提出加强统筹推进、政策支持、人才支撑等3方面保障措施。

“点链面”同步发力
人工智能“四川方案”来了


  今年以来,省委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全省“一号创新工程”予以推进,省政府也将人工智能产业链列为我省重点推进的15条产业链之一,此次印发的《实施意见》也再次对人工智能产业进行了部署。四川人工智能发展成效如何?
  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建伟介绍,目前全省拥有人工智能领域企业1100余家,全省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居全国第7位,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达969.2亿元、同比增长32.9%。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角度,可以说基本形成覆盖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创新发展体系。
  王建伟说,科技厅将会同有关省级部门和地方“点链面”同步发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壮大。
  “点”,就是聚焦人工智能关键细分领域,梳理形成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攻关任务、基础设施项目、行业垂直大模型培育、标志性产品研制、百强企业培育、目标招引企业、应用场景开放等7张工作清单,涉及支持内容548项,以“清单制+责任制”推动落实,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链”,就是着眼人工智能产业协作配套,系统梳理芯片、机器人、无人机、大模型等上下游企业和省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引导优势市场主体、科研主体“云端”入驻,打造产业链供需对接、技术服务的线上人工智能“超市”,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
  “面”,就是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分别在成都、绵阳、自贡3地启动建设首批芯片、机器人、无人机等3家创新型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德阳智能油气装备、南充智能真空装备等8家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提升区域协作水平。
  

“平台经济”作支撑
跨境电商交易有望超1300亿元

  “平台经济是由网络协同、平台支撑、数据驱动的经济活动单元构成的新经济体系,是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吹风会上,商务厅二级巡视员王春莲介绍,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电商平台企业260余家;其中零售平台企业中,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今年1-9月销售总额达763.4亿元,占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23.6%。
  对高质量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方面,目前全省共有8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017年的54.9亿元,提升到今年1-10月的1130.1亿元,全年有望超过130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抓好《实施意见》的推进实施,科学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构建部门横向联动、省市上下协同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顾红松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