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酱酒千亿产业集群
郎酒庄园全景。李骁摄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县域经济,重点在县域经济,难点也在县域经济。近年来,泸州市古蔺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酒业强县”发展战略,围绕“一壶酒”,全链条、一站式、集群化打好“特色优势”经济牌。2024年1至9月全县GDP同比增长20.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4.9亿元、全口径税收增长12.5%,增至49.3亿元,实现从脱贫摘帽县到西部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蝶变。一壶好“酒”何以带强满盘经济,重在“酒”品,更贵在以“酒”为媒,写好“对酒当歌”大文章。
立足全省唯一优质酱酒产区优势,建设赤水河左岸世界级优质酱酒千亿产业集群,推动总投资2000亿元酒业项目落地实施,3年内成功再造一个“古蔺产区”。离城仅5公里的东城产业园区就是“古蔺产区”的全产业链“专属配套产业区”,5平方公里的园区内,依托优质酱酒、特色农业和丰富劳动力资源,成功招引白酒包材、食品加工、医药健康等20余家企业入驻,构建了“一园五区”细分领域集群。全县更以二郎镇、茅溪镇、永乐街道、太平镇四大酱酒产区为支撑,组团形成赤水河左岸“一谷四核、双茅并进”酿酒产业格局。目前古蔺县实现优质酱酒产能16万吨、酒业税收42亿元,占全国1/5份额,酒业带动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时隔10年重回两位数增长,推动古蔺县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蝉联西部百强县。
坚持“好酒配好瓶”理念,依托郎酒龙头引领带动,围绕白酒产业上下游招商引资,东城产业园区2024年成功引进郎晖公司、义昌制盖等企业10余家,用时一年成功实现古蔺酒类包材产业“从无到有”,初步形成集酒瓶、酒盒、酒盖、酒袋等酒类包材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以带动就业为核心,引进包材企业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4家,吸纳就业2000人以上,园区入住人口达到8000人以上。为推进产城融合,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物流、商贸等城市配套,古蔺县谋划开办酱酒技师学院和高职高专学校,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力争建成西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把古蔺白酒全产业链制造业,打造成振兴县域经济发展新支撑。
坚决树牢“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都是投资环境,处处都是投资环境”的新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强化园区服务。立足古蔺“1+4”特色产业体系,出台实施《古蔺县东城产业园区工业企业入园管理办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聚焦酒业投资带动,围绕古蔺家乡面、蛋糕、火锅等餐饮及食品加工业开展招商引资,年均对接上百次,覆盖100余家,持续签约医药、纸业、包装等产业协同企业。围绕提升服务园区企业质量,开展领导干部走访服务,年均超300余次;引进城投公司运营部24人专业物业服务团队入驻园区,推进专业高效物业服务;常态协助园区企业招聘员工,充实队伍力量;持续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全面强化金融保障、产业链配套、物流运输等服务,推动园区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立足全县,古蔺成功构建包括东城产业园区在内的“一区五园”发展格局,“集聚集约”做强工业园区,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机制,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连续4年在全省“亩均论英雄”评价中位列前三。“聚焦聚力”做优市场主体,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支持郎酒推进新“351”工程、品牌价值高达1518亿元,新培育四上企业316家、增长近3倍。
展望未来,古蔺县将继续以“酒”为媒,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的思维和举措,加快构建具有自身优势特色的产业体系,推动古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韦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