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四川-
A7四川
  • ·时光珍藏,不说再见!
  • ·男孩街头突然晕倒 医学生及时施救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体彩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时光珍藏,不说再见!

“与时代共振——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蜀地人文主题展”圆满落幕

“与时代共振——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蜀地人文主题展”展览现场。

  如果能“穿越”回30年前,你如何快速“攻略”1995年?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最快查询信息的方式,是翻报纸。作为我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可谓当年的一手“攻略手册”,从黄色报箱取出报纸,传阅、分享,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在每一次传阅中,家人、朋友、近邻、同事们完成了信息的交互,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点点滴滴变成时光里美好的记忆。带着这样的记忆,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数万人次前往成都宽巷子一号院,打卡泸州老窖特曲60版“与时代共振——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蜀地人文主题展”。

“时光挚友”悉数回归
阿来两次前往打卡

  观展者中包含多位华西都市报的“时光挚友”。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就是其中之一。展览期间阿来两次逛展,一次是开展当天,一次是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沙龙对谈。
  阿来来到成都是华西都市报创刊第二年,他认为,“过去30年华西都市报已然成为文化传播、出版行业内的一个观摩对象。大家观摩它的成功,观摩它从用人到管理的创新方法,乐于看到华西都市报作为中国都市报鼻祖不断向全国各地输送传媒人才。”
  2018年9月20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阿来凭借作品《蘑菇圈》获得中篇小说奖。由此,阿来成为四川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茅奖、鲁奖的作家。获奖次日,华西都市报分别以获奖者、捍卫者、行走者、思考者4个主题、4个整版的规模,推出对阿来的深度专访。这些专访版面以及口述历史视频,都在这次展览的“蜀地文心”板块被突出呈现。
  展览期间,跨界设计者、创意文化人王亥,艺术家、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创始人许燎源,著名批评家、策展人、教授陈默,中国烹饪大师、四川工匠张元富,诗人、川菜文化学者石光华等“时光挚友”也来到展览现场,在沙龙活动中,与观众分享媒体、建筑、艺术、文学、烹饪、酿酒等和时间碰撞交流。

宽窄巷子刮起怀旧风
吸引海内外数万人次参观

  一个月展览期间,浓浓的“怀旧风”吸引了数万人次参观,导演谢洪在观展后表示,“华西都市报从成立开始,就展现出了强烈的新闻性、纪实性、即时性,30年没变过。”
  来自乌克兰、日本、韩国、巴西和墨西哥等国的20名海外博主,沉浸式感受到了“宽窄之间,品味时光”的中国文化魅力。博主老柴则对于展览中泛黄的华西都市报老报纸和泸州老窖特曲60版像瓷器一样的摆件装置非常感兴趣,历史的厚重感正是他选择来中国定居的原因之一,他希望下一站到泸州老窖的国宝窖池去逛逛。

泸州老窖特曲60版
带人重温历史致敬时光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美酒是时间的珍酿。这也是华西都市报作为中国都市报鼻祖和中国白酒浓香鼻祖的泸州老窖携手举办本次“与时代共振——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蜀地人文主题展”的初心。
  漫步于展区,大量精选的城市照片不仅定格了民众生活的精彩瞬间,更在时光流转间搭建起通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桥梁。泸州老窖作为四川人文史的深度参与者,成为此次展览中一大亮点。泸州老窖特曲60版还以“时光宴”,带领嘉宾通过观、闻、触、品,沉浸式品味泸州老窖特曲60版品质浓香。阿来表示,“我们的灵魂需要美感,文学、诗歌和酒都是最好的媒介。”有现场逛展的人士感叹,“当记忆渐渐远去,以媒体为视角,以美酒为媒介,我们得以重温当年的荣耀与激情,而泸州老窖特曲60版深挖川渝人文特色,并将品牌调性与川渝生活深度融合,无疑是致敬时光的最好载体。”
  建筑与报纸、酿酒一样,都是承载历史的媒介。还过去以未来,只有拥抱历史,才会铭记历史、珍惜当下。这场展览就是对时光的致敬。这种在赓续历史文脉中铸就经典的理念与泸州老窖不谋而合。泸州老窖特曲60版复刻于上世纪60年代经典的泸州老窖“工农牌”特曲,被消费者亲切地称为“老县长”,它见证着时代变迁,充满情怀与记忆。在历史中传承,自得岁月芳华,泸州老窖特曲60版如始终抵近现场、抵近人心的传媒川军一般,散发出岁月沉淀的情怀和始终如一的品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怡然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