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设计师刘艺:
刘艺受访者供图
24年前,获得重庆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的刘艺从山城重庆来到成都发展。重庆与成都,一个魔幻、折叠,一个松散、自然,他用“截然不同”来形容二者的差异。
24年后的今天,从学生步入中年,刘艺拥有了另一个身份: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在他的笔下,诞生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成都天府美术馆、成都当代艺术馆等家喻户晓的设计作品。
走在路上,刘艺既是行人,也是观察者。直至现在,他还保留着手写记录的习惯。
“我喜欢笔在纸上的摩擦感,也喜欢翻阅纸张的声音。刚来成都,我就开始关注《华西都市报》了,最放松的时刻就是打开报纸的时候。”在《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之际,刘艺讲述了他与《华西都市报》的渊源,以及从业以来的点滴经历。对他来说,《华西都市报》是他认识、了解、融入成都的重要窗口。
初到成都,刘艺觉得一切都不太习惯。在他的讲述里,重庆是一个魔幻的城市,空间是压缩的,节奏是紧张的。来到成都后,时间却仿佛慢了下来。“我的一天变成了25个小时,这里松散、包容、安逸、闲适,人与自然相融相生。”
此后的20多年里,成都开始慢慢改变着刘艺。刚开始接触建筑设计时,他还是刚毕业的学生,最关注的是建筑的造型。后来,他明白了,建筑不仅仅像“雕塑”,美观就行,还要容纳人的生活、自然、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这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刘艺开始向这座城市汲取养分。“我是一个从成都成长起来的设计师,这是我很自豪的事。从青年到中年,有了更多生活阅历、人生体验后,我希望把它们融入到设计中,设计就会更有温度、内容,也更有故事。这跟学生时期的设计不一样,那时太青涩了。”
刘艺说:“城市改变了我,我也参与到城市的改变中来。”这些年来,在他的笔下,诞生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成都天府美术馆、成都当代艺术馆等家喻户晓的设计作品。
建筑是一门富有魅力的艺术,工作多年后,刘艺这样理解这个行业。“建筑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规律’,在未来,我希望能用这门艺术去描述人们生活的地方、描述人们的理想。我想要创造出更好的空间,以此让建筑能更多为市民提供情感记忆和未来想象。”
30年来,城市在变、媒体在变、人也在变。说起对成都印象最深的、有变化的地方,刘艺给出了答案——“宽窄巷子”,“把历史街区变成文旅街区,这很难,做得非常成功,既保存了街区的文化基因,又融入了当代生活的时尚感。”
刘艺透露,他主导设计的“宽窄二期”已开工建设,预计两年完工。“我们想通过恢复历史城墙的记忆,延续老宽窄历史脉络与建筑特色,创造一个历史与当代交融的城市作品。”
刘艺是一个拥有文艺与怀旧情怀的人,这一点,从他爱手写笔记可以看出。他说:“我喜欢笔在纸上的摩擦感,绘草图时,我会用纸、笔,记笔记时也如此,这是我保留了很久的习惯。”
刘艺还是一个喜欢翻阅纸张的人。刚来成都时,他最爱看《华西都市报》。“以前在上班路上就会买一份。这是我了解四川、了解成都的重要窗口,里面的政经报道、体育赛事、社会新闻、文化散文板块我都很关注。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我觉得它就类似四川人的‘小红书’,不管大事小事,都爱买来翻一翻。经过更新迭代,有了封面新闻以后,更是成为了一双我看世界的眼睛。”
刘艺认为,从那时开始,《华西都市报》就是一份思想领先、有活力、接地气的报纸。如今,《华西都市报》迎来创刊30周年,刘艺也从一个爱攒报纸的青年人,成为了常刷封面新闻客户端的中年人。
三十而立,这是一个特别且值得庆祝的日子。“《华西都市报》是建立在本土文化之上,有着强地域情感链接的媒体。如今,在互联网发达、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这样的特色媒体,聚焦四川人、成都人的故事,形成亚文化社群,以此来维系传统的、同时建立新兴的地域文化圈。面向未来,海纳百川,我祝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越办越好。”刘艺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