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人格仍然是最重要的写作力量”
《去家访》黄灯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2024名人堂·年度人文榜”评选,继2024年12月27日发布入围名单(40本)之后,经过三位专家评审的评选,于2025年1月9日正式揭晓“2024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十大好书”,分别是《去家访》(黄灯)、《猫鱼》(陈冲)、《云落》(张楚)、《江口沉银考古手记》(刘志岩)、《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杨素秋)、《曹家渡童话》(蔡骏)、《血与蜜之地:穿越巴尔干的旅程》(刘子超)、《璩家花园》(叶兆言)、《神农野札》(陈应松)、《数字疾驰:外卖骑手与平台经济的劳动秩序》(陈龙)。
上榜的10本书中有长篇小说,有自然文学作品,也有人文社科。有的侧重生命情状的摹写,有的走到远方与外部世界对话、连接,有的关注年轻人的成长与教育,有的则是深处现实,谱写一首理想之歌。这些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真诚的生命经验为内容,以高超的书写技艺为形式,在精神的天空中努力自由翱翔。
文品与人品高度相关。正如文学批评家谢有顺在他最新出版的文学批评文集《文学的深意》一书中强调,“写作的最终成果是创造人格、更新生命。有必要重申,人格仍然是最重要的写作力量。”我们努力捕捉、传播那些人品、文品高度统一的卓越作品,与更多的阅读者分享。
鉴于图书评选的特性,为了保障评选质量,本榜单评选采取的程序是:以封面新闻APP、华西都市报“当代书评”栏目在2024年推荐报道过的图书为重点,并放眼整个国内出版界2024年出版的好书,精心筛选出在阅读圈、出版界高口碑的40本图书。在封面新闻读书频道、华西都市报当代书评版记者、编辑的组织下,邀请国内三位资深、一线文学评论家和作家组成专业评审团,最终评选出封面新闻2024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十大好书”。
评审团成员由三位专家组成: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作家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作家阿来,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谢有顺。
2020年,黄灯的非虚构作品《我的二本学生》,引起社会对于大学教育以及二本学生群体的持续关注和广泛热议。在《去家访》中,她延续对“二本”学生的诚恳关切,将自己在2017-2022年长途走访自己学生原生家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以及她对学生教育的一些整体思考,书写表达出来。如果说,《我的二本学生》是以大学坐标去观照学生的未来,《去家访》则是以家庭与社会两个维度,去更深度理解生长环境与一个人命运的紧密逻辑。
这是电影人陈冲的自传性散文作品。从上海童年的老房到少女时代“小花”剧组,再到《末代皇帝》《太阳照常升起》的银幕背后;从祖辈的往事到父母、哥哥几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个人生命回忆录。陈冲的文笔清丽明媚,刻画描摹事物传神,让人感到惊喜。
主人公万樱面临着生活的种种压力,亲情和爱情从不同的方向给她带来考验,她以自己的智慧将它们融入了时间的长河。她的朋友们也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时代的潮流里前行,有的固守自己的方向,有的在分岔路口徘徊。在这部小说中,张楚写出了云气的氤氲以及花香似有若无的猛烈,写出了中国县城《清明上河图》一般的生态。最重要的是,他写出了平凡的世界中普通人的扭结与挣扎、美好与良善。
该书从考古领队的第一视角出发,以时为序,叙述江口沉银遗址发掘工作的缘起、逐步深入的过程,对这一重大考古事件进行全历程、全场景的生动展现,带领读者跨越时空,“重返”岷江之上的发掘现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不同职责的江口考古队队员群像,呈现出他们对考古事业的温情日常。
2020年,身为大学老师的杨素秋来到西安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在一年任期里,她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是促进建成一座临时图书馆。从组织招标、设计装修到书籍的采购与编目,杨素秋全身心投入其中。这中间她遇到种种挑战和困难,有过不少困惑,但最终这件事做成了。她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书。杨素秋充满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给很多读者带来鼓舞的力量:坚持正确的事,总会有人跟你一起走向前方。
“我刚搬到曹家渡那年,王菲还叫王靖雯,小虎队正青春年少,小马哥在录像带里出生入死。苏州河畔,有栋孤零零的六层楼房。我天真地以为会在这里住一辈子。”蔡骏1978年生于上海,成长在苏州河畔,曹家渡是他度过少年时光的所在。这本小说集中收入蔡骏关于曹家渡的六篇小说(《猫王乔丹》《戴珍珠耳环的淑芬》《断指》《饥饿冰箱》《火柴》《鲁先生传》),构成一个小小的“曹家渡宇宙”:一半来自个人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回望,一半来自时代剧变和面目全非的故乡。蔡骏潜入个人记忆博物馆,以想象力复原三十年前曾经鲜活的画面与细节,雕刻、打磨、上色,使其褪去光阴的包浆、重新缤纷浓烈起来。
从北到南,由冬入春,刘子超穿越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波黑、塞尔维亚、北马其顿、希腊……从一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从一个城镇到另外一个城镇,见证世界的细碎与广阔。这种“以肉身进入现场,用文学再现旅途”的方式备受赞誉。
小说以南京城南一座老宅院——“璩家花园”的两个平民家庭、三代人的生活轨迹为叙事主线,书写七十余载平民生活史。全书故事在各个标志性的时间段之间穿插讲述,工人、教师、买卖人、知识分子等组成市井生活群像,叶兆言以说书人的口吻,带读者穿梭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地理风俗、城市建筑、民情风貌编织其中,小切口叙事唤起的是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
长期在神农架居住和写作的陈应松,是国内少有的自觉进行生态书写的作家。作者以神农架的自然万物作为书写对象,着眼于快节奏城市生活中难得一见的深山大泽、山肴野蔌,提供了深度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一个切口。野花野草、野山野水、野禽野兽、野史野趣,陈应松都以饱含深情的文笔,将这里充满生命力的一切一一记叙在案,很有治愈力。
某天,一位北大社会学博士骑上电瓶车,在大街上疾驰送外卖。他想了解:本应让骑手如虎添翼的大数据,为何最终织就了一张围住骑手的巨网?当人与代码短兵相接,所谓“打工”,又在经历怎样的变化?在书中,社会学博士亲历外卖骑手的真实劳动过程,回应平台经济背后的劳动秩序何以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