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要闻-
A6要闻
  • ·产值超5800万元 石板凳街道绘就“莓”好蓝图
  • ·泸州:密集路网串起革命老区红色遗址
  • ·174家川渝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时间:1月15日 地点:成都东部新区

产值超5800万元 石板凳街道绘就“莓”好蓝图

游客正在采摘草莓。

  “这个草莓看起来好巴适哦。”1月15日,成都东部新区石板凳街道菜子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滴甘露”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摊位前,硕大饱满、鲜红欲滴的草莓泛出诱人的光泽,吸引不少人拍照打卡。道路另一边,当地第三届航空草莓文化季暨“坐在”石板凳肆享田野漫游草莓消费季活动正在举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活动启动仪式上,除了精彩的表演和有趣的小游戏,石板凳街道还与科研机构、高校联盟进行了合作签约。同时,天府国际机场空港经济融合发展片区党委党建联盟条约也在此签署。整个活动中,“草莓”始终是贯穿全场的核心焦点,成为串联起区域发展、文化交流与民众体验的关键纽带。

种植历史悠久
年产值5800余万元


  石板凳街道有着20多年的草莓种植历史,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长堰村、菜子村、观音村,其中菜子村成功申报了2021年成都市“一村一品”示范村。2022年,当地新建天府神鸟智慧农业产业园,注册了“一滴甘露”商标,并进行有机农产品认证。2024年,“一滴甘露”草莓品牌进入成都市农产品品牌目录,获得“天府乡村”公益品牌授权。
  不仅种植规模大,石板凳街道种植的草莓品种也多。据石板凳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当地种植以红颜为主,逐渐引进白雪公主、黑珍珠、真红美玲、建德白露、粉玉、梦之莹、越秀、太空128、妙香进行试验示范。2024年有农民经营主体21个,种植大户25户进行规模种植,草莓生产不断向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转变,以大棚种植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已成为街道高效农业中发展最活跃、效益最明显的主导优势产业之一。
  数据显示,2024年,石板凳街道草莓种植面积达1800余亩,年产量2430余吨,产值5800余万元。
  “哇,快看,我摘的这颗草莓好大好红哟。”在菜子村叶鲜生家庭农场里,一行行草莓错落有致,绿叶红果的搭配十分“养眼”。看准颗大饱满的草莓,轻轻一掐,草莓便落入掌心,带着甜甜的香气,晓慧和小伙伴们一边采摘草莓,一边连连赞叹,“今天不仅感受到现场的热闹氛围,更享受了亲自采摘草莓带来的快乐。”

加强品牌建设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为了做大做强草莓产业,石板凳街道积极推动草莓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
  2024年春节期间,菜子村驻村第一书记陶勇带着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及农副产品,走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参加一场新春集市活动。据他回忆,活动现场,菜子村的有机草莓、草莓雪花酥、草莓软糖深受欢迎。很多游客向他打听这些产品的购买方式,火爆的氛围也坚定了他进一步带动乡村发展的决心。
  目前,石板凳街道精心策划了草莓育苗研究中心、草莓冷链分拣中心,研发草莓果酒、周边文创产品,建立起与机场长期供应合作关系,进驻天府国际机场、世园会、农博会、洲际酒店等场所展销。
  同时,当地不断加强“东山农场”“云下凳上”公共品牌建设,做大做强草莓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智慧草莓种植+特色消费场景”“航空主题+体验式农耕”等产业园区,打造四季农旅特色品牌——“坐在”石板凳肆享田野文化旅游季,深耕农商文旅+城乡融合的发展体系,构建镇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化发展新格局。
  石板凳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以“粮经复合发展示范区·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目标定位,编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加快打造以菜子村为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中心村、起步区和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特色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