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0 四川-
A10四川
  • ·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在成都举行
  • ·“草堂云烟早已熬成岁月的良药”
  • ·送出超5000万元电影消费大礼包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名家名角汇聚

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在成都举行

  1月18日晚,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2025新春戏曲晚会上演出的经典剧目《玉簪记》。

  大幕戏一等奖剧目《尘埃落定》。

  1月18日晚,“川流不息”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2025新春戏曲晚会在成都金沙演艺中心举行,集中呈现了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成果,晚会以川剧为媒、展梨园风采,为观众献上新春祝福。
  

川渝携手推出川剧艺术盛会
线下线上吸引超3000万人次观演

  当晚,随着汇报片《川流不息》的上演,晚会大幕正式拉开。随后,张燕、李军、吴凤花、刘雯卉、杨昌林等戏曲名家,分别通过川剧《芙蓉花仙》、京剧《定军山》、越剧《梁祝》、豫剧《穆桂英挂帅》、川剧《姜维坐帐》等祝贺演出剧目,带领观众领略百花争艳的梨园风采。
  作为戏剧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川剧以“五腔共和”的韵律,积淀着巴蜀文化的艺术创造,文脉厚重、兼容并蓄;以“蜀戏冠天下”的美誉,彰显着巴蜀儿女的精神品格。2024年9月,川渝两地共同启动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这是川渝协同立法、实施川剧保护传承条例以来,两地携手推出的首个川剧艺术盛会。33部、42场川剧精品,吸引了线下线上超3000万人次近距离、沉浸式品味川剧的风采。
  当晚,川剧汇演经典传统大幕戏《玉簪记》《铡侄赔情》《焚香记》、新编大幕戏《大千世界》《追光》、折子戏《问病逼宫》《禹门关之八郎带镖》、大幕戏一等奖剧目《芙奴传》《尘埃落定》等川剧选段,《有多美》《霸王枪》等川剧创意演出,也赢得观众掌声连连。现场,沈铁梅、陈智林、陈巧茹、肖德美四位川剧名家,还深情讲述《角儿的故事》,热爱、坚守、自信,一步步走过他们的戏曲人生。

名角点赞:
唤起四川人对自身文化DNA的认同

  活动现场,还为获得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组织工作奖、年度英才奖、特别贡献奖、优秀剧目奖(折子戏)、优秀剧目奖(大幕戏)的获奖作品和获奖代表颁奖。著名作家李敬泽、阿来,著名演员马少骅、奥运冠军邹敬园、网络作家天蚕土豆、短视频创作者朱铁雄,以及川渝两地川剧院团(单位)骨干、新苗新秀、学生群体等,或作为开奖、颁奖嘉宾,或倾情参演,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戏曲的博大精深。
  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四川省文联主席、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点赞此次晚会是文化传承与新春献礼的完美融合,不仅体现了对民生民情的关注,还极大地激发了川剧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实现了地域文化与民众心声的高度契合。他相信,此次汇报演出能够唤起四川人对自身文化DNA的认同,对四川文化起到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
  川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肖德美在本次汇演中主演了《玉簪记》《芙奴传》。他认为,当前川剧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他期待老一辈艺术家肩负起承上启下的重任,既要做示范引领的范本,让年轻人铭记川剧精华,又要在传承中创新。
  作为《玉簪记》的导演,82岁的川剧艺术家陈国礼荣获特别贡献奖。他感慨,连续两届川剧汇演,看到的不仅是舞台上的精彩呈现,更是整个川剧行业的万千气象。尤其年轻一代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从专业院校的新秀,到剧院剧团的后起之秀,为川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传统剧目的复排上演、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也让他对川剧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年度英才奖获得者、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青年演员薛川表示:“对我来说,此次获奖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让我在今后的演出与创作中充满了动力。”结缘川剧20年,薛川从青涩走向成熟。作为《尘埃落定》中男主角“傻子”的扮演者,他在保留前辈经典演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人特色进行了大胆创新。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