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5 少年派-
A15少年派
  • ·春节为什么不能翻译成“Lunar New Year”?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春节为什么不能翻译成“Lunar New Year”?

大年初一,在广安市武胜县民俗文化巡游活动中,小朋友与醒狮互动。

阆中古城春节文化系列活动中,一名游客(左)与“春节老人”合影。

1月29日,民间艺人在南充市蓬安县相如故城表演舞草龙。

  春节,是全球华人共庆的传统佳节。随着中国文化“朋友圈”不断扩容,近年来中国春节已经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了“官方身份”,联合国也在2023年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网友发现,“春节”在诸多国家的翻译五花八门,有的翻译为“Chinese New Year”,也有的翻译成“Lunar New Year”。
  近日,一名网友发现英国一家博物馆在伦敦地铁站投放广告介绍春节,使用的是“Lunar New Year”,于是她向该博物馆投诉 ,指 出“Lunar New Year”是不准确的说法。
  为什么“春节”不能翻译成“Lunar New Year”?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上海天文馆网络科普部部长、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施韡(wěi)。施韡告诉记者,“Lunar New Year”和“Chinese New Year”的 区别,涉及的是一个科学问题。

1

“春节”标准译法为Spring Festival


  据施韡介绍,如今各个国家和民族采用的历法大致分为阳历、阴历、阴阳合历几种类型。
  阳历是以“回归年”即地球公转周期为参考标准的历法,例如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公历,以公元纪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00年中设97个闰年,目的是让每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周期365.2422天相吻合。
  阴历是以“朔望月”即月相变化周期为参考标准的历法,这类历法不考虑地球公转的因素,以一个“朔望月”平均29.5306天为单位累加,一年为354天或355天,比阳历一年少10天或11天。这个误差累积3年,就相当于阳历的一个月,所以会出现“寒暑颠倒”的情况,如7月在寒冬、1月在酷暑。
  阴阳合历是兼顾“回归年”和“朔望月”两个周期的历法,遵循前一个周期的目的,是反映季节按时更替,避免“寒暑颠倒”;遵循后一个周期的目的,是反映月相,便于纪日和纪时。使用阴阳合历,能较为准确地指导农牧渔业。
  “从历法的角度来讲,Lunar New Year是不准确的。”施韡说,“这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农历属于阴阳合历,中国从古至今所使用的主流历法都是阴阳合历。从夏历开始,还有一些比较知名的历法,如颛顼历、授时历等,都是阴阳合历。”
  而英文Lunar的意思是“月亮的”,所以说Lunar New Year只能代表“阴历”,不能完整地表达“阴阳合历”的概念。
  因此,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时,“春节”确定的英文标准名称直译为“Spring Festival”,而且加上了定语“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Spring Festival原汁原味地表现出中国春节的含义。”施韡指出,“Spring Festival”是春节的标准英文翻译,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名词审定委员会对此早有定论,相关译名收录于《英汉天文学名词》。

2

农历俗称“阴历”不准确


  将“春节”翻译成Lunar New Year,或许来自一种概念上的误解。一些人将公历俗称为阳历,将农历俗称为阴历,因为农历表面上看是反映了月相的变化规律。
  “实际上农历的一个月反映了月相周期,反映地球公转的是二十四节气。”施韡说,“农历年长短不一,蛇年有384天,比阳历365天长,这是因为农历增加了一个闰月。之所以设置闰月,就是为了尽可能消除阳历与阴历之间的误差,确保历法与人们对自然的感知保持一致。而置闰的标准就在于判断朔望月中节气的数量。这是一套十分精密的系统。”
  对于大年初一,最准确的说法是“农历正月初一”而不是“阴历正月初一”。中国天文学会名词委员会所发布的关于农历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Calender,直译过来就叫“中国历法”。
  “我国的历法确实有着独树一帜的特点,数千年来几乎没有根本变化。”阴阳合历恰恰也是深厚中华文化与哲学思想的体现,讲究阴阳调和,天人合一,协调发展。“我们认为阳历和阴历各有优点,都有实际指导意义,为什么要非此即彼呢?”施韡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图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