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春节期间,游客在迤沙拉村感受当地民俗。图据仁和融媒
2月5日,攀枝花市春节期间文旅数据出炉,24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111.63万人次,同比增长19.77%,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其中,攀枝花市仁和区迤沙拉村俚颇彝族打跳舞蹈尽显民俗魅力,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
“迤沙拉村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它更是一个充满故事、温度和情怀的地方。”2月5日,“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攀枝花专场现场,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化馆馆长、平地镇迤沙拉村驻村第一书记梁家诚,为大家分享了这座古村落的故事。
迤沙拉村地处川滇交界处,是攀枝花乃至四川的“南大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梁家诚说,“迤沙拉村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村,也是古代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被誉为彝汉文化融合的‘活化石’,它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迤沙拉的美,在于“彝风为魂、汉式为形”的独特建筑风貌。走进村落,“红墙青瓦、古宅俨然”映入眼帘,兼具彝族传统民居与江南水乡特色。村子布局似江南小镇,户户相连、巷巷相通。错落的马头墙,勾勒出独特天际线;灵动的飞檐,像彝族舞蹈飞扬的裙摆。精美的瓦当、工巧的檐牙、透雕的木窗,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迤沙拉的灵魂,在于深厚的俚颇民俗文化。除了拥有一群能歌善舞的村民外,迤沙拉村也不断通过创新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近年来,迤沙拉村与西华大学合作,开发以俚颇婚俗为主题的体验项目,让市民游客体验独具特色的彝族婚庆文化。同时牵手云南艺术学院,把村子里“起、毛、纳、张”四大家族的故事与“谈经古乐”“羊皮鼓舞”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融合,打造了市内首个4A级景区情景剧《迤啊·迤沙拉》。还有超200人的民族歌舞队,以及“姊妹节”“燃情火把节”等活动,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独特民俗文化魅力。“一位游客给我们留言,说这里的文化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而是活在人们的歌声与笑容中。”梁家诚说。
依托壮丽的裂谷地貌,仁和区打造了海拔1650米的金沙江大峡谷观景台,被誉为四川100个最美观景点之一,站在观景台上,金沙江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还有落地于村中的川南天文台,让古老村落与无垠星河梦幻同框,白天漫步村落感受历史的厚重,晚上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神秘,让游客尽享古今交融的体验。
梁家诚说:“未来,迤沙拉将在保护和发展两方面发力,一方面严格保护村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深度挖掘自然、人文和民俗特色资源,打造勾陈六星、北极五星、四御星宿等3条游线,串联民宿、文创、旅拍与俚颇特色文化,让大伙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